第四十章
大歷朝地方行政劃分,最高等級是布政司與軍指揮所,前者是管轄政務,管底下數個州的民政、財政、田地、戶籍、錢糧、官員考核等政務。
布政使從二品。
大歷朝一共十三個布政司,底下是一百二十五的州,知州是正五品官職,再之后就是五百多個府縣,七品的縣令,之后一千多鎮,村不計數。
后者軍指揮所是駐扎的地方軍,一共七所指揮所,是軍權。最高指揮所大人也是從二品,與布政司同級。
寧平府縣所屬宛南州之一,底下管轄的鎮就有八個,寧松鎮是其一。每個鎮子下還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村子。
考科舉,從白身第一步考童生,只要在所在戶籍鎮上就能考。
像是西坪村趙夫子的孫子趙澤,春日里考童生便趕車到鎮上就成。考過了童生,才有資格下一步考秀才,那便要去府縣。等考上了秀才,要考舉人,便要去州府,也就是宛南州去考。
舉人考上了,之后便入京城考進士。
顧兆在騾車上跟周周科普。
“相公,我以為寧平府已經很大了,還有更大的州府啊。”黎周周聽得驚訝,府縣人太多,客棧人也多,他銀錢都是貼身帶的,怕被偷走。
這兩日相公在里頭考試,他便在考院外守著等著。
“那這么多人,考試一定很艱難。”黎周周擔憂起來。
顧兆倒是輕松,在哪里都是個考試的命,伸手拍了拍周周的手,笑著說“這次還好,我瞧著考場上人不算很多。”
寧平府下就有八個鎮,底下不知道多少村子,不過一個村能出一位童生去考秀才那都是村里有本事了,大多數兩三個村子一個童生。鎮上的童生倒是多。
這次考試一共一百五十五位童生,取其前二十。
顧兆沒說前二十才算考中,說了也是周周操心擔憂。便岔開話題,問前頭趕車的爹,“爹,回去是不是該上旱田肥料了”
“我上了四畝,剩下的沒來及,府縣來了農事官在旁做登記,整日里問一些什么時候上,怎么做肥料,耽擱了一些時間。”黎大說。
農事官聽著厲害有個官字,其實沒什么品級,也不是科舉正經考的,屬于工籍,由府縣自己設官職考試,擇優錄取。
黎周周和顧兆前腳剛去府縣,后腳府縣派下來的農事官便來了,還帶了四五名的差人,村長誠惶誠恐的接待,對方問黎大家。
“官爺不湊巧,黎大早上天還沒亮送他哥婿顧兆去府縣考試去了。”
農事官來時聽說這肥料便是一位顧書郎研究出來的,便點點頭,先問村長一些有關肥料的事情,以及帶著人去看了眼地里情況。第二日傍晚,黎大趕著騾車回來,見著了農事官。
最初黎大也和村長一樣,對著農事官的詢問盡心盡力誠惶誠恐,可農事官問的太細。
“加多少斗草木灰,多少斗水,什么天氣怎么發酵”黎大在車前跟后頭哥婿兒子學,“我說我做一遍,他們記著就好,還要問我,怎么你剛到了兩桶滿的水,這桶又是半桶,少了半桶是因為什么。”
因為水缸就剩個底兒了,他想著先湊合湊合。
家里做的時候,刨的那個坑就在后院,裝多少草木灰裝多少水,他咋曉得,給比劃了還不成,說要準確。
上肥時還有天氣、季節、多少都要在旁登記,黎大本來一天能上兩畝地的肥料,被旁邊人瞅著詢問,一天上個一畝都不成。
于是時間到了,黎大趕緊找借口說要去府縣接哥婿兒子,趕了騾車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