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黎家堂屋多一張條案。之堂屋就放一張圓桌,三把圓凳子,空空蕩蕩的什么都有,當初鄭輝夫妻來做客吃飯,用的是里屋顧兆書桌那把椅子,四人正好能用上。
爹那時候回來,如今要是家里來客人肯定坐不開。
于是有天吃飯時,顧兆便說添些家具,黎周周說“是該再買幾個凳子,家里來客人也能坐開。”
“買個條案吧。”顧兆補充。
黎周周還想來,什么條案
“買條案放角落,過年時將阿爹的牌位請過來,便以后祭拜。”顧兆解釋完,看爹,“可以嗎”
黎大嗯聲,又添個好。
村里家家戶戶不擺牌位,因為祖墳就在村靠山腳下,一年清明、中元、寒衣、過年祭祀都是拿祭禮去墳祭拜,訴說思念之情,這不比擺牌位近啊。
因此搬到府縣后,一直忙著生活、安頓、營生,忘這茬。還是中元節過后幾天,黎周周聽到周氏說幾天醋鋪關門歇一天,男人回去給去世的公爹燒紙。
周氏嫁的男人家中排行第四,一個大哥中間倆姐姐,公爹去世后,婆母就跟著大哥家過日子,逢年過節他們做小的送禮送錢就成。
“我如今有子,不好挪動,去燒紙怕什么陰穢沖撞。”周氏這么說的。
黎周周想阿爹來。
他們一家搬到府縣,以后給阿爹燒紙咋辦
黎周周藏著心事,以在村中時,他有時候去山里撿柴火下山,遠遠能看著阿爹的墳塋,山里摘甜的野果子還能給阿爹
顧兆睡得迷糊醒來,發現老婆睡覺,大晚上的還醒著,便帶著睡意含糊問怎么。黎周周先說,然后公就湊過來抱著他,不說就巴巴看他,后來黎周周便說。
就有第二天下午飯飯桌上買條案的事。
“過年,咱們也能回去,給阿爹修修墳塋。”顧兆握著周周手說。
之顧兆是現代人思維,加上孤兒,有給去世親人燒紙吊唁的經驗,搬到府縣就和現代搬家一樣,那就換個地扎根,可忘如今的故土難離,還有思念鄉音和去世親人。
爹和周周為他的仕途,陪讀陪考,可不能當做所當然的。離開生活許久的地,不習慣和思念是必然的。
“咱們過年還回村過”黎周周驚。
顧兆說“你不想嗎看爹,反正過年初一到初八應該是要歇業不開鋪子的,我聽鄭輝說的,他家的藥材鋪子還有醫館,一直要到十五后開。”
古代哪行都是有講究的。
黎大當然是高興回去過年,說“能回去是該回去的,還要給你們阿爹請牌位。”
后來堂屋添凳子,還有一張條案,放在角落,對面是窗戶透著光線進來,如今空蕩蕩的,有一天顧兆放學回來,用零花錢買個花瓶放上面,還有從學校帶回來的折柳,陽光一照多一些生趣。
院子灶屋門口外的月季花枝干抽長,有一簇還結個小花苞。
黎周周隔兩三日澆水,一個月上一次肥。父子倆是一個心疼騾子伺候騾子,一個是做完營生買賣侍弄花。
日子過得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