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防空洞里面的修建方式和歲月痕跡,至少有很多年歷史了,而且這通道規模不大,應當是避難用的。”
庚三率先進入通道,宋镕緊隨跟后,身后就是一臉驚訝的喻柏延和裴修,都還沒來得及多問,下意識跟上來,一邊聽宋镕的分析一邊順著手電筒的燈光,好奇地看著防空洞的模樣。
聽到最后一句,兩人愣了愣,喻柏延更是脫口而出,“你說這是避難用的那豈不是”
“啊,應該是那個年代挖掘修建的吧。”宋镕停下腳步,轉過頭看著兩人,眸光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深沉,頓時就讓兩人心里一沉。
那個年代,是國家永遠的痛,永遠不能忘記的慘痛歷史。
現在社會高速發展,已經沒有了那個年代的影子,佐證著那段歷史的人或物要么已經逝去,要么被博物館保存。
就連地方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或者修繕保存,很少以完整的模樣保留下來了。
特別是防空洞,現如今已然變成了地鐵站或者地下停車場,甚至在某些地方,改造成了娛樂設施,以及飲食網紅店等。
也有的廢棄防空洞,修建改造過后,更是成了旅游業、商場倉庫等。
已然找不到那個炮火連天的年代的影子了。
雖然也有些被保留下來的,但都經過相關修繕處理,而且那都是比較大型的防空洞,當年用來做軍jun事設施和大型避難所。
要么被封閉,要么就是用來觀光的。
沒想到會在這里能夠在這里,看到當年保留下來的完整防空洞
喻柏延和裴修都好似看到了這防空洞當年是起到了何等的重要作用,給多少人帶去了保全生命的希望的那一幕。
“不過這里竟然有這么個防空洞,宋氏團隊來調研考察時不知道嗎。”
喻柏延提出疑問,就算不知道,周圍村子里的老一輩難道也不知道嗎,但凡有人提起說這里可能存在個防空洞,宋氏必然不會選這里開發樓盤,而是上報有關部門來妥善處理。
“我來之前已經在車上看過關于這個地方的資料了,當年在這里不遠處有個村子,但三十多年前早已廢棄也已經拆了,這里就成了荒廢地域,可以投標開發。”
再說就算周圍的村子里有老一輩,也不見得就聽說過當年的事,再更老一輩的都已經去世了,其實當年那個村子之所以被廢棄,不單單是村子房屋已然老舊,成了危房。
據說還趕上天氣災害,房屋倒塌,曾砸死過數人。
且當時附近山林還有野獸出沒,有傷害村民的危險,再說那個村子也只剩下了十幾戶,已經沒存在的必要了,索性就直接遷移到其他地方去了。
一來二去的,知道這防空洞的人可不就幾乎沒有了。
宋氏之所以收集這些久遠的資料,不過是為了到時候投標下來,開發過程中防止可能會出現與其他周圍村子產生土地或經濟糾紛罷了。
防空洞的通道不長,一拐彎就走進了另一條更大的通道,往后看去,這才發現他們走出來的通道就是一道分叉口,旁邊還有兩道。
而這個大通道,空氣愈發渾濁有腐爛的味道,不過還是能看出這個避難防空洞還是做得很不錯,雖然規模不大,卻也能容納下一百多人。
而且當時修建防空洞的時候,力求安全和隱蔽,倒是花了點心思,在道路一側挖了一條排水渠,保證洞內干燥,還有多個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