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牧龍便與伏羲氏等人來到大周朝。
由于人皇鼎的緣故,大周朝一直保持著最為鼎盛的狀態,大周文王姬昌,乃是伏羲氏的隔代傳人,將先天八卦衍化六十四卦,并作周易一書,經天緯地,包羅萬象。
文王退隱之后,其子姬發號稱周武王,勵精圖治,有姜公望、南宮適、周公旦、太顛等一干文臣輔佐,敕封諸侯,守御天下,國運自是昌盛。
牧龍等人到大周國都西岐時,雖未曾顯露絲毫蹤跡,但退隱的周文王姬昌卻已然知曉,但他能算到人族五位先師降臨西岐,卻唯獨算不得牧龍的來歷。
伏羲氏告訴他道“此乃我人族的至圣先師,即便是當年的天宮之主,酆都大帝,也只是他的晚輩,這等高人行蹤,你縱使窮盡世間卦象,卻也難以推演出分毫。”
周文王也曾聽過遠古人族微末之時,有一位至圣先師屢次庇護,傳授大道,方才使得人族血脈不滅,而今見到,當即三拜九叩。
牧龍受得他這般大禮時,笑道“莫要聽伏羲亂說,我這一世,化身變數,不會出現在任何的規則與卦象之中,你自然是推演不得。”
“不過,你這周易一書,倒是頗為精妙,一個易字,便是人族從微末到如今的縮影,但你這周易只能算是小易,可證天地時空,萬物生靈,可趨吉避兇,推演禍福,卻證不得萬古之變遷,宇宙之滄桑,因果之窮極。”
“罷了,今日得遇,也算有緣,我便賜你一物,助你領悟大易。”
文王姬昌聽聞,當即跪地叩謝。
伏羲氏等人族五位現世聽聞,也頗為期待,畢竟以牧龍的身份,拿出來的,自然不是等閑之物。
牧龍見此人,笑道“你們只是以人皇鼎分隔四方時空,化為四座天下,莫非就從來不知,這等力量源于何處么”
伏羲氏等人聽聞,當即搖頭道“我等只是人皇鼎偉力通天,卻從未有過一探究竟的想法,這畢竟是至圣先師之物”
牧龍聽聞,又是一笑“既是如此,今日也當為你們解惑。”
“況且,也好讓你們知曉,用來維持四方時空的力量,從來都不是源于人皇鼎本身,如此一來,即便我此番取走人皇鼎,這四方天下也不至于崩潰。”
說罷,牧龍當即念動咒語,伸手對著虛空一抓,下一刻,便見有一卷古書出現在他手中。
“這是”
人族五位先師見此,頓時目光巨震,這古書之中的氣息,簡直足以驚天動地。
牧龍卻笑而不語,只是將這古書遞給文王姬昌,道“你可靜心翻閱,看看能否看出書中玄機來。”
文王姬昌領命,當即席地而坐,開始翻閱古書。
然而,這古書每打開一頁,皆是空無一字,書頁之上所顯現的,乃是無邊混沌之象,似是永恒不動,又似變化不息。
“這”
文王有些茫然,不由得看向伏羲氏,伏羲氏也搖頭,最終只能請教牧龍。
牧龍笑道“此為混沌天書,一共有九卷,是我當年在紀元之初于混沌深處所得之物,其中八卷已被我用去,最后一卷,便置于人皇鼎中,原想著留給天宮,但后來知道天宮破滅,也未曾用到此物。”
“如此,此物當與你大周有緣,便送你了,此刻翻閱,入眼皆是混沌,那是時機未到。”
“大周如此繁盛,是不可能永遠停留在小天宮之中的,或許用不了多久,你們便要踏出小天宮去,到了那時,你便會知曉這卷混沌天書真正的妙用。”
周文王姬發聽聞,當即手捧混沌天書,叩首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