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的天地間,只剩下勢了,也是天地萬物本身的力量”
牧龍開始正視自己內心關于“道”的萌芽,起初他只是盤坐悟道,多年以后,他便站起身來,行走在蒼茫混亂的大地之上。
他起身時,赤毛古尸也站起來,寸步不離地跟著他。
關于“易”,他早已再內心叩問過自己許多次,理念十分明確,而他行走天地間,只為真正東西萬物,而后明悟道的本質。
而今道主一族所主宰的“道”,可以將其理解為令天地萬物運行變化的一種規則,而牧龍開欲推翻這種舊道,他所開創的新道,便必須比這舊道更強,更廣
行走在無盡混亂之中,連時間都變得蒼茫空蕩,連牧龍自己也不知到底過去多少歲月
,只記得他不止一次地進入過那些“凈土”。
太衍說,那所謂的“凈土”,是他們為諸宇之上生靈所留下的種子,那其中的生靈,由于文明敗落,無法修行,愈發地微末,只能憑借著血脈繁衍,最終連血脈的力量都變得淡薄,愈發趨于平凡,與牧龍曾經所見過世俗的凡人無異了。
他曾兩次踏入過一方凈土,而當他第二次進入時,連關于他的傳說都變得十分模糊了。
光陰最是無情,而他們的傳承與繁衍,愈發地單調,這是有道與無道的區別,于是,開創出新的道,成為了牧龍的執念。
事實上,此時他已創道許多歲月,體內所蘊藏的道也愈發強大,那十顆種子,已然綻放了一半。
那是文明的種子,若是他愿意,便可將之傳揚在這些凈土之中,但這樣一來,他們便依舊是借助文明的力量,在微末破敗之中,追尋舊道的影子。
一條即將被毀滅的路,不值得讓他們去追尋。
“如此,也好,便讓歲月洗去舊道的痕跡吧”
而關于命棺之中被太衍擄掠而去的生靈,牧龍再度想起時,內心也十分平靜。
一條路走不通時,便還有另一條路。
當太衍得手的那一刻,便也代表著,牧龍無法強行再將他們奪回來。
而另一條路,則是寄托于他所開創的道。
作為諸宇之上的道,能夠經天緯地,令天地萬物枯榮有時,興衰有跡,牽扯到無數的規則,將天地萬物囊括其中。
所以,道不僅僅是萬物運行的規律,更要能夠皆是世間的一切。
其中,便有因果,亦有輪回
而有了這這兩種道,即便命棺之中的生靈悉數毀滅,牧龍也可利用千絲萬縷的因果,讓他們在輪回之中復蘇,因為他要開創的道,須是無所不能的,毀滅與死亡,只是其中的一種現象,它們能夠發生,也便可以逆轉。
只不過,要開創這種道,顯然十分艱難。
為了輪回,為了因果,牧龍不惜在凈土兵解,化作塵泥草木,飛禽走獸,用那一世又一世的歲月,去佐證因果的必然,去完善輪回的生滅
在這個過程中,大勢至劍始終陪伴在牧龍左右,執劍者與創道者的身份,是相輔相成的,若無大勢至劍,便也做不成創道者,道主一族隨時都能夠將覆滅,而若是不創道,大勢至劍存在的意義,也僅剩毀滅二字了。
那野心勃勃的道主一族,始終都在追逐他們所妄想的永恒,于是這世間的混亂也便一直都在持續。
牧龍的輪回,也不曾停下,最后不知過去多少歲月,歷經多少次輪回,終于,他從輪回之中復蘇,回歸本我。
那一刻,他的嘴角赫然流露著笑意。
這是他最先完善的兩種道,只因為掌控這兩種力量時,他具備逆轉生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