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河圖。
看到河圖的那一時刻,伏羲從前所窺探到的一絲天地奧秘便被不斷放大,從此明悟萬物分陰陽,以及生滅發展的道理。
經過不斷的歸納推演,他總結出天地間的八種現象,分別為天、地、風、雷、山、澤、水火,并用陰陽為爻,三爻組合,形成八種不同的符號,用來代表天地間的八種現象,故而乾為天,坤為地,艮為山,兌為澤,坎為水、離為火、巽為風、震為雷。
以天地定位,雷風相薄,山澤通氣,水火不相射,揭示八卦之間的規律,并以八卦代表天地萬物之間的關系。
在這之后,又有了五行的理論,天地萬物,皆在五行之中,五行代表天地間的五種力量,分別為木火土金水。
五行之中,存在相生與相克的關系,如木火土金水,此乃相生之順序,金木土水火,此乃五行相克之順序。
這些現象與規律的產生,使得人族的認知得到極大的提升,但伏羲氏認為,僅憑陰陽五行八卦,還不足以讓人族真正崛起,或者說,這些還不足讓人族洞悉天地之理。
無法徹底洞悉,也便無法運用天地間的力量。
于是,伏羲氏再度參悟天文地理,昭示其中的規律,并以天干地支為之命名。
其中,天干之數有十,分別為閼yn逢、旃zhn蒙、柔兆、強圉yu、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yi、昭陽。
后世簡稱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并將十大天干與陰陽五行相互論證,得出甲乙為木,甲木為陽,乙木為陰,丙丁為火,丙為陽火,丁為陰火,戊己為土,戊土為陽,己土屬陰,庚辛屬金,庚金為陽,辛金為陰,壬癸為水,壬水為陽,癸水屬陰。
此外,還有十二地支,分別為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zng,協洽,涒tun灘,作噩,閹茂,大淵獻。
后世簡稱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伏羲氏又用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等十二種生靈,分別對應時而地支,此為“十二元辰”,也稱之為十二生肖。
并且,十大天干與十二地支,一共有六十種組合方式,自甲子而開始,癸亥而結束,后世以此法紀年,故而將六十年成為一個甲子。
但最初的天干地支,皆代表著不同的力量,且十分強大。
明悟陰陽、五行、八卦,天干地支之后,人族便借此洞悉天地運行的規律,世間萬物的秉性,由此人族便也在真正意義上,擁有了屬于自身的道。
從最初依賴自身的武力,最終開始借助天地與萬物的力量,壯大自身,從練武到煉氣,正式踏上修行之道。
在這個過程之中,人族所能掌控的力量在不斷變得強大,自身的體魄以及壽元,也在不斷地增長,再到后來,丹藥,陣法,以及對于器物的掌控,使得人族徹底崛起,擁有其他強族抗衡的力量,并在萬族爭霸的過程之中,逐漸掌控南荒大勢。
而那位洞悉天地規律的“伏羲”,也被人族稱之為“羲皇”,并將其奉為人族的第一位圣人。
但羲皇自奠定人族崛起的基礎之后,便極少露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