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綃零碎點酥乾,向背稀稠畫亦難。日薄從甘春至晚,霜深應怯夜來寒。澄鮮祇共鄰僧惜,冷落猶嫌俗客看。憶著江南舊行路,酒旗斜拂墮吟鞍。”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五夜颼飗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好!!!!”
“再來一首!”
“剛才這首《山園小梅》深得我心,公子可否再吟一次?”
“公子高才,當有此賞!”
“敬公子一杯!”
醉仙樓,同年坐于雅閣之上,一襲白衣搖晃著折扇。
舉手投足間,那種富有詩書氣的公子哥形象,展現的淋漓盡致。
本就才華橫溢的他,似乎對這種在酒樓吟詩的場面,已經輕車熟路了。
尤其是同月那收銀子的動作,一看就是經常干的樣子。
江河本來是打算看看這個同年沒錢是否有些拮據,但現在看來,這家伙能在外浪跡這么多年,不是沒有道理的。
想來光憑這幾句詩詞,應該就能收獲不少食客的打賞。
這年頭大家伙除了喜歡聽說書人講些奇聞趣事,以及各種小道消息之外,就屬詩詞歌賦最受歡迎了。
不過大多數人都是去勾欄里聽,像這種在酒樓里聽人吟詩作對,可謂是新鮮加有趣。
這才使得醉仙樓今天的生意空前的好!
只是為什么有種酒吧駐唱的既視感?
“少爺,你來了,吃點什么?”高掌柜笑得很開心。
大概也是因為今天半天的營業額,就已經抵得上此前一天營業額的緣故吧。
“高叔,同兄這樣,客人們反響如何?”江河問。
雖說江河從來都不怎么關心自家的生意,但他想了想,如果可以用前世的一些經驗,幫到家里的產業,江河也不會吝嗇。
高掌柜笑道,“非常好,這位同小兄弟才華橫溢,所作的詩詞都是上乘之作,這才半天,酒樓便全部坐滿了。”
“高叔覺得這種模式能否用在咱們醉仙樓?”江河不懂商業,模式能否套用,自然是要先咨詢一下專業人士。
高掌柜沉吟片刻,“曾經老爺就嘗試過用歌舞來吸引食客,起初生意還算不錯,但是長此以往,歌舞單一,其他酒樓也爭相模仿,來往之人也對這樣的形式厭倦了,之后生意便不再像之前那么紅火。”
“來我們酒樓的客人,我大致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商談之人,他們需要安靜的環境,第二種是無聊解悶的人,他們需要熱鬧,第三種是傷心之人,需借酒消愁。”
“老爺曾經就著眼于后兩種食客,因為他們在酒水上的消費,要遠高于第一種,所以便采用了歌舞的形式,如果是用詩詞的形式,那就需要拋棄后兩種食客了。”
江河認同高掌柜的觀點,不過醉仙樓作為江陵城的品牌酒樓,若是只著眼于大眾,那可就落后于時代了。
從同年此前告知他的信息不難看出,這個世界已經開始從口口相傳的信息時代,轉而發展到以靈臺為傳輸媒介的高速信息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