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軍的回國相當順利,甚至包括安排到理工大學擔任教授,都是一路綠燈,甚至如果不是為了不引起那邊的關注,上面都要親自接待的。
隨著這次諾亞的肆意漲價,以及靠著山寨機才將價格打下來的形勢,已經讓所有人都意識到了半導體產業的重要的,更別說是芯片這個重中之重了。
可偏偏國內的技術積累相當落后,幾次闖關都以失敗告終,現在好不容易有大佬歸國,必須予以重視。
至于王如軍原本聽說自己真被安排到大學當老師了,整個人氣憤的不行,怒罵自己受到了欺騙;但隨著后來杜鵬給他解釋,明白了里面的彎彎道道,他不能不給杜鵬豎大拇指,直夸這是個天才般的想法。
而當王如軍正式入職理工大學的時候,一家名為華芯電路的公司在燕郊成立。
這家公司投資二十億資金,目的就是建成屬于自己的芯片廠,杜鵬將其中11%的股份送給王如軍。
這個決定是非常夸張的,因為按照投資額來說,就等于是送了兩億元出去,這可是千年初的兩億呀!
不過王如軍并沒有接受,他表示自己既然要繞開競業協定,那就繞的徹底一點,不要給老外一點可趁之機。
“等競業協定的時限過去,我再接手股份也來得及嘛。”王如軍說。
杜鵬告訴他這個股份會暫時封存起來,等未來再給王如軍,誰也搶不走。
談妥了股份的事,然后杜鵬再跟王如軍聊起了企業團隊的問題。
杜鵬直言現在國內半導體行業的人才稀缺,目前企業的人都是從全國各個電子研究實驗室調出來的,是有點專業基礎,但要說造芯片肯定遠遠不夠。
王如軍倒是覺得問題不大,他表示可以先安排進大學進修再說;除此之外王如軍自己在國外也還留有不少人脈,或許可以先聯系看看,應該也有不少人愿意回國的。
“在半導體行業方面,其實我們華人占據不小的比例,我的面子能請回來一些。”
其實王如軍在說這話的時候并沒什么底氣,畢竟自己已經離開了德州儀器,又在三桑那邊碰了壁,現在也只是一個大學教授,要別人放棄國外的高薪回來,這個決定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后來當王如軍真的開始聯系以后,卻發現這項工作要遠比他想象的容易。
雖然王如軍和王仲敏被先后踢出德州儀器,他們各自的技術團隊仍然留在了德州儀器,可由于領導是那么不光彩離開的,這些技術人員自然受到歧視,尤其這兩個技術團隊的成員還有相當比例的亞裔,更是讓德州儀器不放心。
于是在雙王離開德州儀器的半年多時間里,這兩個技術團隊的成員飽受了職場欺凌和歧視。
正是這樣,當王如軍向自己曾經的技術團隊成員發出邀請的時候,很多人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剩下一些只是還對華夏有些偏見,一時拿不定主意。
可雙王的技術團隊作為德州儀器的中流砥柱,一下子大批辭職,不能不驚動公司高層。
當高層下來調查才發現居然是王如軍在招兵買馬,這讓整個德州儀器上下都怒不可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