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這個原因,讓張恒對周銘充滿了感激,不過周銘卻覺得這和他自己的努力也是完全分不開的。
這個小組的辦公室就在市委辦這邊,張恒帶著周銘來到了他的辦公桌前,他拿出準備好的文件交給周銘,這就是南江證券市場建設的一些文件。
周銘打開來先粗略的看了一遍,點頭對張恒說“大體的框架差不多了,畢竟我們以前都沒有搞過這些,也沒有公司法、證券法、會計法這些,要補的課實在太多,這只是一個臨時辦法,不可能太過細話,但是有一點張主任你要記住,我們要保護弱勢群體,責任權力一定要分清,不能有各打五十大板的情況。”
“好的,我在整理文件的時候一定會注意的。”張恒回答說,同時拿出一個筆記本出來鄭重的把周銘的話記了下來。
看著張恒這個樣子,周銘笑道“用不著這樣吧我又不是什么領導。”
張恒不好意思的笑笑“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嘛”
既然他一定要記,周銘也就隨他了,周銘接著說“除了這些法規辦法,還有一點,就是政府一定要有一個專門的監督機構,來時刻監督證券市場的運行。”
“張主任你去過港城,應該也知道那邊股災之前的經濟泡沫,其實就是缺少相應的監督和引導機制所引起的,畢竟像經濟泡沫這種事情,會計結算公司根本沒法避免。現在港城那邊就在討論成立證監會的事情,那么既然港城那邊已經有了這個教訓,我們就絕不能再走他們的老路了,所以證監會這個事情我們一定要走在前面。”周銘說。
張恒一邊把周銘的話一字不落的記在自己的筆記本上,一邊嚴肅的說“周顧問你這個建議真的是太好了,我很贊同你這個話,畢竟沒有監督和引導的市場始終是一個混亂無序的市場,早晚是會出問題的。”
周銘點點頭,其實相比其他外國和港城那邊,國內由于體制的不同,證監會的成立是很早的,但也仍然是在出了事情以后的亡羊補牢措施,現在自己既然重生回來,并且有機會左右證券市場的建設,周銘就覺得應該在搞證券市場的同時,把證監會也一起搞起來,這樣就能避免一些事情的生了。
出了市政府,周銘就直奔商業街自己的夜總會了,那里現在還在熱火朝天的裝修中。
杜鵬現在也在這里盯著了,畢竟昨天在那邊鬧出了那樣的事情,就算明知道那事和自己沒關系,那邊心里總還是有疙瘩的,所以有些事情還是小心為妙。
不過好在這一天并沒有任何事情生。
就這樣一直過了一個禮拜,夜總會的整體裝修已經結束,只等里面的一些有害氣體自然揮以后再做細致布置。
既然這邊的裝修已經基本完成了,那另一邊服務員的招募和培訓工作就要抓起來了,作為一位重生者,周銘對服務這一塊是很看重的,他認為一個夜總會是不是上檔次,準備除了裝修,更重要的就是服務態度,一個服務態度很差的娛樂場所,只怕裝修再豪華,也是很難留住人的。
尤其是在這個服務意識還沒有興起的年代,如果自己能把服務的招牌打響,那么很容易在全國形成連鎖的。
夜總會的總經理孔曉琳對此也是很贊同的,一方面是因為她崇拜周銘,另一方面則是她自己也有相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