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感謝“長涓河”的月票支持
列車轟隆隆的開出月臺,看著逐漸遠去的燕京站臺,蘇涵長出一口氣對周銘說“沒想到今天竟然有這么多人坐火車。”
聽蘇涵的聲音,顯然她還是對剛才燕京站人潮洶涌的景象心有余悸的,周銘笑著給她解釋“沒辦法,現在臨近春節了嘛,這些在燕京這里工作了一年的人總是要回家過年的,不過現在還好,要是再過十年二十年,等都的經濟展起來了,來這里工作的人多了,那火車站的人流你才真看不懂了。”
周銘這說的是事實,由于國人骨子里就有過團圓年的傳統,尤其是在外打工的人更是思鄉心切,就更要回家了,這才會造成中國獨有的春運高峰,春節假期不能不說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適應大眾需求。
“那如果按周銘你的話說,我們現在也是在趕那個什么春運了”蘇涵問。
周銘不知道春運這個詞是什么時候產生的,但想來只要春節還在,只要經濟展不平均,有人要外出上班,那么就會有春運,只是蘇涵以前基本都在臨陽本地沒有外出,自然沒有感受過春運。
“差不多,只是我們的春運沒有其他人那么辛苦罷了。”
周銘伸懶腰說,他說的這也是事實,畢竟他們在燕京這里做了這么多事,都受到楊老的親自授勛表彰了,還有杜鵬那樣的朋友,要搞兩張臥鋪票出來還是小意思的,正是這樣,在結束了和央視的簽約之后,他們就找杜鵬弄了兩張票回去臨陽了。
不過這一次燕京之行對周銘來說還是意義非常的,最開始他們只是為了要在央視上打廣告,以及給央視春晚做獨家冠名,但是后來和那個謎一樣的外國女孩在街頭相遇,再到后來在燕京大學的辯論,讓周銘想起了某些歷史事件。于是周銘馬上找杜鵬聯系了中央,將自己的想法匯報了上去。
原本周銘只是想做一次必贏的政治賭博,卻沒想自己的這個舉動竟然直接讓歷史稍稍偏離了軌跡,東歐劇變提前開始爆,董震主席也提前下臺了。
想到這里,周銘突然靈光一現突然想到如果這些事情都提前了,那么那個影響整個國家的事件,是不是也會提前到來呢
周銘隨后就搖了搖頭,在心里自嘲自己的腦洞真是開得有點太大了。只是這個時候的周銘并想不到,他這個時候以為的胡思亂想,到后來竟然真的成為了現實。
這個時候的列車行駛度不比后世,從燕京出,周銘和蘇涵足足到了第三天才到臨陽。
走下列車,就見站臺上有兩個熟悉的面孔在等待著,他們就是76o廠的銷售處主任袁志剛和生產處主任李華。
這兩位都是經過兩次變動留下來的老人,他們明白周銘現在就是廠里說一不二的皇帝,因此都自告奮勇的來接站了。
袁志剛和李華上來接過周銘和蘇涵的行李說“周老板和蘇經理可算回來了,我們可算是有了主心骨了,廠里還有很多工作就等著兩位領導回來拿主意了。”
周銘盡管前一段時間一直在燕京,也一直是在忙一些不得了的大事,但76o廠這里畢竟是自己的家,自己父母一輩子都在廠里的地方,就算前世很遺憾,可至少這輩子都已經補回來了,所以還是非常重視,這里的消息周銘通過電話也都是有所了解的。
正因為這樣,周銘并沒有著急說什么,只是擺擺手示意回去再說。
都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一個領導者是對下面的人具有非常大影響的,而袁志剛和李華在看到周銘這么淡定自若以后,他們就也都平靜了下來。
隨后周銘和蘇涵坐上廠里那輛唯一的皇冠轎車,回到廠里,他們直接帶著袁志剛和李華來到行政大樓的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