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反應過來的還是戶部官員,他們發現鄭的建議很不錯,表面上可支配的權利少了,但責任也少了,而所有的受益全部落入戶部,實際上能夠控制的權利更大了,誰敢嘰嘰歪歪,那明年你的部門預算就呵呵,你自己看著辦,想到這里開口道“稟皇上,鄭大人的建議非常有建設性,我們戶部完全贊成。”
朱棣“那方面有建設性”
戶部官員“避免了權力的過度集中,同時各部門相互制約和監督,可以減少行政過程中的犯錯。”
其他部門的官員也覺得鄭的建議不錯,起碼
不會將所有的權力集中在戶部,多了幾個部門就有機會推薦自己的親友和學生,何樂而不為呢,想到這里,一個個表示支持鄭的建議,同意增加海外貿易部門,海岸關卡部門,稅務部門。
廷議以這樣一個方式結束也是前無古人了,最后朱棣一錘定音“既然都沒有不同的意見,就由內閣提出具體方案,散會。”
廷議結束后,王景弘與鄭就成立明帝國科學研究院之事再度與明成祖朱棣進行交流。
朱棣“成立科學研究院有什么意義”
王景弘“成立科學研究院是為了集中全國最頂尖的科研人才,為整個國家的科學發展指明方向,將科研成果轉化成生產力,促進社會發展。”
朱棣“能舉個例子嗎”
王景弘“科研是一個非常燒錢的行為,需要財政的大力支持,只有國家才有能力長期進行科學研究,民間只能小打小鬧,像熱氣球和通信編碼,如果以國家的名義組織研究,一定可以在短時間內取得突破,通信編碼有機會突破距離的限制,而通過熱氣球的研究,可以在熱動力方面取得突破,熱氣既然可以使氣球升空,也一樣可以推動其他物體進行運動,甚至可以代替人力,前景無量。”
朱棣“鄭愛卿怎么看”
鄭“完全同意,只要財政允許,就要不斷的在科研方面進行投入,只有投入才可能出成果。”
朱棣“我被你們說服了,下一步就有鄭愛卿負責科學院的籌建工作。”
鄭“是,一定不負皇上的信任和重托。”
當王景弘第一次下西洋凱旋時,明帝國科學研究院已經頗具規模且碩果累累,不斷的有新技術得到應用,整個國家的面貌煥然一新。
出了皇宮,王景弘與馬和一邊走一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