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性或許會使個體對不可避免的沖突反應更激烈,使得沖突更加難以解決。女性之間更多關于個人感受的分享,使得她們的友誼比男性要更加親密,因此當發生沖突的時候,女性感覺受到了更大的沖擊。當沖突發生時,男性會傾向于比較直接的方式,用言語或肢體沖突與之正面對抗,而女性則采用一些“曲線救國”的方法,例如向其他人泄露好朋友的隱私,“你來惹我,那我就把你的丑聞到處講,看你還敢不敢”。在一段親密的友誼中,當雙方互相交換了一些更加私人和秘密的信息后,如果這些信息被泄露出去,就會導致更大的情感傷害,友誼也就變得非常脆弱。
另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對于女性而言,同性友誼的重要性可能沒那么高,男性或許比女性更重視同性友誼。一些跨文化的研究表明,女性對親戚的投資要多于對同伴。相比于友誼,女性更重視家庭以及和親戚之間的關系,她們會在家庭關系中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金錢。這一點也得到了跨物種的證實。相對于雄性,雌性黑猩猩會在后代和其他親屬的身上投入更多,而較少投入在其他沒有親緣關系的雌性身上,并且它們和這些無親緣關系的雌性呆的時間也會相對較短。同樣的,如果發生沖突,雌性黑猩猩也會花更多精力來解決和家庭成員的沖突,而非解決和其他同性同伴的沖突。
有一種可能性是,相比于男性,女性化解沖突的能力發展得不夠良好。對黑猩猩的研究發現,雌性黑猩猩和解、妥協的頻率比雄性黑猩猩更少。男性對于同性同輩更寬容,容忍性更強。有一項對于大學生的研究發現,男生更容易對他們的室友滿足,并且不太容易受到室友的社交風格、興趣愛好、價值觀、衛生情況等其他方面的影響,因而更少產生沖突;同時,男生換室友的情況也比女生更少;當朋友的行為不符合朋友之間的一些常則時,男生受到的負面影響更小。此外,雖然普通認為女性社交性更強,而男性比較喜歡一個人,但是研究也發現,男性更容易和較多的人合作較長時間,并且也更容易和無親緣關系的同性保持長久的關系。
雖然友誼能給我們提供社會支持,有助于身心健康,幫助自己度過難關。你可能會認為,人們與支持自己的朋友在一起時血壓較低,與“反感的”熟人(出言不遜的同事或喜怒無常的老板)在一起時相對較高。但令人驚奇的是,研究者發現,當人們與“矛盾朋友”(友敵)相處時,血壓升高的幅度最大。進一步的實驗驗證并延伸了這項發現。“即便對方只是待在實驗室的另外一個房間里,受訪者的血壓和焦慮水平還是會升高。”霍爾特-倫斯塔德說,“這只是反映了他們與這些人互動的預期。”甚至只是通過一些呈現一些潛意識的線索,比如在屏幕上快速閃現塑料朋友的名字,也能刺激到實驗的參與者,他們心跳加快,緊張情緒可能會加劇。“這表明我們的人際關系不僅會在直接互動時產生影響,還可以通過這些不太容易察覺的方式貫穿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能夠讓你想起這些人的信號都能激發你的身體做出相應的反應。
表面兄弟:沒有遇到事情的時候,大家稱兄道弟,一起吃喝玩樂,還能一起吹吹牛逼,讓你覺得這特么就是真兄弟啊!遇到事情了,就會各種不愿搭理,或者直接不來往,生怕你的事情牽扯到他。
很多人身邊都有這么一個人,你衰的時候卻又第一個跳出來幫你,你好的時候拼命打擊你。
或者你也有這個部分,看到親密的人風生水起時,雖然知道應該為人家高興,但心里莫名總有些酸溜溜的,甚至會下意識地減少和這人來往,或忍不住刻薄幾句。但要是此人真的出現生活不濟又比誰都著急想要幫忙。
在那一刻我很悲哀的知道,這個男孩的本真的自我開始坍塌,他人生的快樂和自信從此就建立在比較之上了,要么成為比別人強的人,或者尋找比自己差的人,一般后者比較容易做到。
而尋找就是創造的過程,你在找什么你就在創造什么。因為你的注意力使用在哪里,就決定了你的世界是什么樣子。
所以我們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有很多非常善于發現別人缺點的人,只是每個人用的表達方式不同而已,或挖苦,或批評,或教育,或抱怨,或嘲諷…不同風格不同特色,總有一款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