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是學會接受,不懷念過去,不再惋惜失去。
就算要失敗,也想跌倒在離終點線近一些的地方。不再只用輸和贏的眼光來看待自己和別人。輸和贏是一個太過于虛幻的概念。有的時候表面上一路凱歌風光無兩但早已埋下禍根,有時挫折連連卻在穩步上升。以一時的輸贏度他度己,會看不清大局勢。學會接受現實,哪怕它再讓人不甘。一切行動都在接受承認現狀的基礎上進行。沒有直視正視,一切無從開始。意識到自己說出口的話再也收不回來,做出的事要承擔結果。在此基礎上勇于去選擇。世界上通常沒有雙全法,每個選擇都有利無弊。我們大部分時間只能在兩個都很一般的選擇里選擇一個稍微好一些的。或者在兩個都很糟糕的選擇里選一個不那么糟糕的。瞻前顧后不選的話,是一種最糟糕的選擇。此時的選擇也許在將來看來是完全錯的,那也沒什么關系。說明你在成長。我們面前的選擇很有限,我們的能力智力也有限,選了就選了。錯了改就是。全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自己的脆弱。一個人的歸屬感不可能大于自我接納程度。不然稍微有一點挫折你就會懷疑是自己哪里出了問題,懷疑自己不值得人愛,自我嫌棄會把你丟到與世人隔絕的山洞里的。要知道這些脆弱和不完美都是一開始就有的,而且超級正常。這樣就可以更坦蕩一點了。親賢臣,遠小人。人們常說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句話反過來也是一樣。好人在被欺負以后,想著這總夠了吧,大家都是人類,對方也會適可而止了吧。但通常不會,小人的底線和無恥是你沒法想象的,別等到被逼入絕境無路可走才做出決斷。一開始就把有些人清除,你的世界會美好更多。再重復一遍,沒有既拒絕別人,又不傷害別人一絲一毫的方式,勇于建立自己的界限和原則吧。真正喜歡你的那些人,會為你的這個正確選擇而開心。如果有人謾罵你,說明他們并非真正的摯友。不要恐懼,不要害怕。一個害怕中的人嘗嘗會揮動保護自己的武器,豎起隔離自己的城墻,開始是為了保護自己,卻傷害了周圍的人。過的不幸的人,常常會對別人說出尖酸刻薄的話。敞開心扉后,你會受到很多傷害,經歷很多脆弱的時刻。但,想要建立關系的第一步,就是從自己開始先擁抱別人。了解到自己經歷的都是人之常情。和值得信任的人聊聊吧,你會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勇于承認錯誤。人們不會笑你的。比起否認和逃避,坦誠承認自己錯誤的人會獲得信任
說到,什么是成長。成長就是,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之間的那一條溝,你必須要不斷的打碎自己,然后重新把自己黏上。
意識到自己的平庸意識到此生可能注定平凡意識到很多憋屈受氣根本沒有機會去宣泄意識到很多機會奇遇都與自己絕緣你想努力,你也努力了但此刻你的努力對于現狀杯水車薪你發現比起錢,時間更珍貴但是你沒有時間了,或者說來不及了“誰說來不及?有志者事竟成。”可你忘了你平庸了嘛?你不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了你開始研究如何高效地賺錢,性價比高地學習,功利性地充實自己,為賺更多錢而提升自己可是發現那個門檻太高了也許是野心太大?可原來想象得比這個好啊對不起,你成長了,你的視野見聞,閱歷經驗都在成長他們會逼著你往更高的平臺走,蛻變成更強的自己人生兩大悲劇,一個得不到,一個是得到了而成長就是發現有些東西總歸會得到,而有些東西怎么也得不到
長大很難,為什么要長大?很多人抗拒成長,把彼得潘當做心目中的偶像,以此當做自由和精神的標志。但是如果這樣,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創造出成熟的社會呢?為什么要長大?就是因為它比你想得難太多,難太多以至于你無法抗拒。難太多以至于一代人永遠無法完成,它必須要通過幾代人的努力。長大對每個愿意長大的人意味著什么。這里我特別強調了“愿意”長大,畢竟一想到成長要付出這么多,有些人寧愿窩在沙發里擺弄自己的玩具。成長意味著痛苦;不向成長妥協的方式,就是認識到成長的苦難從而不去忽略它,讓一切事物因為困難呈現整體性。你越來越清楚地看到實然和應然之間不可彌合的差距;越來越能看清生活和命運不再是一個個孤立點而是一個整體;你認識到命運的強大力量,但是你也能開始從整體的角度看待和追問事物,從整體的角度看待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成長意味著清醒;你清醒地看到生命不是一條線而是一個循環;你開始意識到所謂「最好的時光」「下坡路」的說法是錯誤的,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是最好的,因此下定決心享受每一秒能夠抓住的快樂。你知道分分秒秒都會過去,一旦辜負了就再也體驗不到。你會更平心靜氣;你的海馬體漸漸淡化了負面的記憶;你發現事物越來越美好比如日出比如日落比如一切從土里長出來的東西。成長意味著思考和判斷力;這是除了生活和成長本身,誰都不能教會你的;成長意味著勇敢;勇敢拷問自己到底是誰?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并決心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勇敢承擔起我們敢于對自己、對他人負起責任;勇敢把人性的尊嚴把持在自己這里;勇敢在自己身上克服這個時代;成長意味著寬恕;看清人性,也擔待人性;成長意味著遵從自然的意志;這里的自然,更貼切的說法是規律;順便扯出來一點說,在我的價值觀里,一直有一個詞就是自然。長久以來我不知道該如何向問起的人解釋,在盧梭的《愛彌兒》中,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事物的必然性」。
成長最需要的是勇氣而不是知識。在這個意義上說,哲學本身就是成長的關鍵。但是哲學在幫助我們成長方面起的作用恰恰是相反的。它既不會安慰你,也不會減輕你的疼痛,實際上它一定會使你的生活更加艱難。因為現實是不合理的,理性的任務是確保我們不要忘記這一點。通過獨斷論與懷疑論之艱難的辯證法,哲學引導我們尊重兩者都包含的好奇和憤怒;它要求我們認識到實然和應然之間的差異,同時不放棄任何一個;它要求我們,直面永遠得不到的想要的世界的事實,同時拒絕放棄心中想要的世界。
長大不一定要多久,有的人長大就在那一瞬間,有的人呢,一輩子也沒有長大。當自己跌倒在泥坑中爬了出來,這是長大的第一步過程,承擔了自己跌倒的責任,再一跌倒,沒有習俗,上次跌倒的教訓,怎么可能長大呢?當得到了小時候喜歡的東西,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當你問怎么回到小時候,變成兒童時的時候,可能就是長大了了吧。
付出就有回報的時代過去了。
長大了,再也不會有人慣著你了。以前你小,你可以撒嬌,可以任性,可以說“本寶寶生氣了”然后等著人家來哄。可你現在長大了。再任性,再不守規矩,再想著別人一味順著你,別人只會把你當傻逼。你長大了,再也不會有人把你當孩子一樣了。
從此以后,你要為自己做的任何事負責。你是前鋒,是后衛,也是守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