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做出一項選擇決定的之前為這個選擇付出的一切都是你選擇成本。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們經常需要做出選擇,小到穿衣吃飯,大到工作買房,每天我們都面對著無數的選擇,但是我們其實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每個選擇都是有成本的。
買房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件大事,每個人都會精挑細選來回對比,最后做出決定;在你做出決定之前,你去各個樓盤看房、找資料對比、找人咨詢、跟家人一起商議,在這過程中,你花費的時間、人力、物力、腦力都是你的選擇成本,你可能為了選一個好點的學區房來回看了十幾個樓盤,跑了不下一百公里的路程,你再為買房子挑地段、挑開發商、挑物業、挑戶型,在你沒有下決定付款之前,你的腦子里會一直想著這件事,他會一直在你腦子里占用一定的帶寬,就算你這會在工作,你的腦子里這根弦一直是在繃著的,這件事會一直影響著你的心情、狀態。
生活中我們會面臨選擇,工作中我們也經常面臨選擇,公司招人面試的時候,你可以面試一百個人,從這一百個人里挑出來一個精英,面試另外九十九個人的時間、人力成本就是你雇傭這個人的選擇成本;你需要對你的客戶進行分析研究,來決定給他提供什么樣的服務方案,分析研究過程中產生的一切費用,都是你這個方案的選擇成本;你需要進購一批設備,選購過程跟多家供應方協調研究、確定設備型號,協調確認過程中你花費的時間、費用都是你的選擇成本。
既然選擇是有成本的,那么這個成本就是可以量化,可以降低的
那么怎么降低我們的選擇成本呢?就拿我們平時買衣服鞋子來說,一般情況下我們買衣服怎么買?先去商場或者淘寶逛一圈,逛了一天下來,也沒找到自己喜歡的,要么太貴,要么不喜歡;或者看一天下來實在看煩了,隨便選了一個,結果買回來發現沒有其他的衣服跟這件搭配,你又要去為這一件新衣服配一套穿搭,本來只是需要買條褲子,結果又配衣服又搭鞋的買了一整套,而且買回來還沒啥用。整個過程中,不但浪費了時間,而且還浪費了精力,好不容易歇兩天班,一天時間逛街比上班還累。這種選擇成本的問題其實是很好解決的。解決方法就是你盯著一個牌子去買。
“試錯成本”即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產生的成本。國家發展有試錯成本、人類發展有試錯成本、企業發展有試錯成本、個人職業規劃有試錯成本。未來充滿希望,同樣也需要我們的自我試錯。
試錯是需要勇氣的,因為一犯錯,將需要時間、金錢、或其他同等價值的東西為其買單。人類的進步一直離不開不斷的試錯,在試錯中總結成長。我們要感謝先賢和前輩們為我們試了許多“錯”,因為有了他們的嘗試,才讓后來者少走了彎路。沒有神農嘗百草,也許就不可能有醫學的問世,沒有蔡倫造紙我們可能還在竹片上寫字;沒有愛迪生發明電燈,估計我們還在點著蠟燭讀書寫字。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事實。
成長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的試錯,只有見過最糟的經歷,才能學會享受美好,只有經歷過錯誤,才能學會審視人生。從我們踏上社會的第一天起,我們的每一個試錯都需要自己買單。“三十而立”三十歲以前是學習和充實自己的重要階段,確立自己價值觀、人生觀、對待生活的態度與原則。二十多歲正是空有滿腔雄心壯志,但卻又一無所有的年紀。
試錯”是成長的必經之路,也是在自我辯證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
我們必須要敢于去試錯,學會去試錯,一個是有利于促進自己成長,一個是驗證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