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認識一位大學的學長。
學長今年大概40不到,外表看起來也有五六十,在一家投資公司做操盤手。
他戴無邊眼鏡,穿一身土黃色的夾克,下面是一條常年不洗的牛仔褲加休閑皮鞋,典型技術高手范。
三年前,他識破了幾位合伙人被人坑騙的陷阱,為公司防范了過億的損失。
當年的年會,本大區總裁拍著他的肩膀說,有前途!大家頻頻舉杯,大家和他自己都覺得,小子機會來了!但是兩年過去了,身邊的人蹭蹭往上升,很多水平不如他的人還已經成為高管,只有他還是紋絲不動。
對于職場,他的想法和純凈水一樣單純,他覺得職場就是一個靠本事吃飯的地方,只要提高能力,沒有必要主動提要求,一切都會有的!
起碼他是這么跟學弟們說的。
但是又過去一年,他的技術越來越好,晉升之路卻越來越長。他的問題很簡單,為什么我什么都不要,一心只想把事情做好,卻沒有晉升?
答案很簡單,就是因為他“什么都不要,一心就想把事情做好。”
他違背了一條職業發展的黃金定律,“在忠誠的前提下,能力越高越好,在不確定忠誠的前提下,能力越低越好。”
如果把職場人士做個分類,職場人士大致能夠分為五類:“忠臣,太監,庸臣,勇將,主公。”
忠臣是企業里面最受歡迎的人,即忠心耿耿,又能力卓越。左手握大權,右手握期權,企業的核心部門的核心位置,一般都擠滿忠臣,企業核心上升通道,也往往留給重臣。
比如說周瑜,比如說諸葛亮。
太監在企業里屬于向上吃香,向下招人恨,但總能屹立不倒的人。
每一個孩子都從小遇見過起碼一個馬屁精,從小聽到關于馬屁精的故事,難道還少嗎?事實上太監也很委屈,他們的晉升與其說是因為馬屁,還不如說是因為主公,他的確有很多需要太監的職位啊,比如說集團的總助、財務(涉及上市等不算)人力,這些位置,其實誰干都差不多,但卻有太多內幕不足為外人道,也就是所謂的把柄,這就是很好的太監職位。
再比如當企業有了成型的制度和品牌,又準備開拓一個勢在必得的市場,太監型的選手往往會毫無懸念的出列。
其實管理者也知道太監能力不高,但是能力不高本身是一種競爭力啊,兄弟。
誰愿意有一個野心勃勃的財務或者人力資源經理?事實上,在中國這個還沒有形成契約精神的職場,太監選手相當搶手。
庸臣,這種人數量龐大,成績平平,碌碌無為,你現在從文章里面抬頭一看,幾乎滿眼都是,跳過不表,但用來虛張聲勢也是很必要的啊。
主公,就是公司的頭目,這也不用細說。
勇將,他們戰功累累,戰斗值很高,沒事還業余學習提升經驗值,問題是他們的物質要求不多,正義感卻隨著能力與日俱增,更糟糕的是他們能力太高,不太受控。
對于這種人,企業是又愛又恨,老板愛的是如果要出個大招必須請這幾位爺,恨的是一沒伺候好,他們就到對手那里去了。
這可是意味著你好不容易培養出一個勇將來,大招還沒有來得及出,說不定還得接個大招?
在無法出招和接招中間,很多企業會選擇讓勇將遠離核心業務,在核心的地方,庸人都比勇將好,這更讓牛人們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奸人當道。勇將于是換個地方征戰,一直到老到打不動了,就被職場一腳踢出來。
這樣的“實在人”比比皆是。比如說在曹操看來,揚修就是那個領導放PPT他總是知道下一張的人,簡直可恨極了?在宋高宗看起來,岳飛就是總在希望老領導空降回來做CEO的人,實在比金匹術還要可恨?
所以在今天的職場,勇將沖鋒殺敵在業務部門,重臣守京城管集團總部,太監在內宮運作財務人力,庸人則到處混著。這樣的布局看似不妥,其實是企業內部運作效益最大化的最優機制。與其說是權謀,不如說是制衡。
為什么很多公司,非已婚人士不行,買了房子更佳,有好幾個孩子的最好。
因為好控制啊。
這一點來說,小李子需要做的,還有很多,先結婚,買個貸款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