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青衣忽然叫道:“喂喂喂,幾千年被驅逐顛沛流離的日子啊,我想,這里的人肯定固化了對華國的仇恨,時刻想著殺死你們呢,你們還是趁早跑吧。”
龍亦菲想了想,說道:“我們這里大概距離新長安在幾百公里,當然了,具體道路,沒有切實資料,也很正常,起碼秘境人不可能真的販賣資料給我們。”
王劍想了想,說道:“其實該慶幸,如果他們的實力很強大的話,大體會直接把自己的底牌亮給咱們可能的,現在這樣藏頭露尾,說明知道雙方實力差距巨大,他們的資源,能養多少大宗師?哪怕是暹羅國以及那些小國,一兩個大宗師都是極限啊。”
一個大宗師意味著什么?
法力值過千是基本,那意味著常年脫產的修行,大量的營養補品,精神意志強大的不斷冥想,還不能斷了體育鍛煉。
在這樣的扶持下,作為國力的象征,一個大宗師的花銷,大概相當于一千到一萬個高中生畢業的投入。
這也是許多人詬病和腹誹的,這投入產出比下,許多人曾經這樣認為,大宗師怎么可能比得上集團魔法炮齊射的威能?干脆就別養這么多大宗師啊。
這就涉及到國民教育問題。
在歷史上,華國或者這個世界,曾經差一點進入一條危險的道路。
當年,曾經有少部分人,掌握了法術的力量,他們本來是有機會做到一些事情的。
他們有能力,也有動機讓整個文明停在中世紀,其實這樣才是最符合他們利益的方法。
法術強者的力量來自于自身,他修煉也好,學習也好,實戰也好,總之,他可以通過自己變強,一個文明,如果它是魔法的,那么大眾完全可以停在中世紀,而頂端的大宗師們則擁有堪比神明的力量。
而對法術的壟斷比對科技的壟斷要容易太多了:天賦、教育、藥品、試練途徑等等。
對魔法的壟斷可以讓處于統治階級的魔法師們獲得巨大的權力,相反,普及魔法則會對魔法師造成極大的挑戰。既然魔法師可以獨立于整個社會本身而存在,那又何必把整個社會的實力提高到可以威脅自身的程度呢?
還好有那個人,至圣先師。
那個人首開私學,教育平民子弟修行,而在戰爭的威脅下,許多國家不得不跟進,使得法術在民間傳播開來。
這也是華國乃至于其他大國之所以可以進入現代化的原因,因為別的國家在發展,你不跟進就完蛋。
其中的區別在于,科學世界,哪怕是強如愛因斯坦的腦袋,絕對是創世**師級別的吧,但他做出來的“物質成果”就是比不上最多算個法師公會記錄員的奧本海默。
而且不管是愛因斯坦還是奧本海默,都要吃飯喝水,都要用電燈電話,出行都要坐汽車飛機,不是說“科學”水平高就能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他們離了由其他人建設出來的“現代社會”根本活不下去,更別說繼續創造出“科學成果”。
而一個大宗師,如果不考慮休息的情況下,毀滅一個低魔國家是輕輕松松的,無非是花時間,殺一波人就去找地方瞇著休息,冥想恢復一下,然后再殺。
所以,這個世界之所以沒有和王劍曾經推演過的那樣,成為少數人才會法術,由于個體法術就可以解決許多事情,也不需要提升底層,那么始終維持不變,也就成了法師老爺的選擇。
在科學地球,原本一個地主老爺,養活十幾個打手,想壓制住幾百農民是很難的,因此就必須是一個動態博弈。
而在法術地球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