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走著路,也并不難受。
不過,王劍還是發現了點什么,腳步聲?
就在前方,腳步聲突然停止,前面似乎有人。
王劍悄悄蹲下,不敢活動,觀察著前方,這里是一片麥子地,長得很高,看不清遠處的樣子。
對峙需要耐心。
王劍不明白,這個人發現了自己,為什么沒有動手,但他決定要等待,起碼十幾米的距離,只要自己反應足夠快,那么就可以占據主動權!
什么叫主動權?
我想跟你打就跟你打,不想跟你打就不跟你打。想在哪跟你打就在哪打,想什么時候跟你打就什么時候跟你打。
突然遭遇的外來人,讓王劍非常緊張,秘境人真的在進行境界?
此時王劍的問題在于,對于對方不了解。
他們是什么實力級別的法術,法力值多少,有什么家伙沒有?
這就是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重要性,是居家旅行,砍人的重要準則。
這也是孫子兵法最廣為人知的一,知己知彼,看似簡樸,實則運用極其艱難。
戰斗越復雜,要考慮衡量的元素信息急劇增加,遠離一刀一槍,一個決策就是千軍萬馬。在這樣的情境下,知己難,知敵更難。
先勝后戰,意思是先確認必勝的道路,再進行戰斗和戰爭啊。
真正從死尸堆里爬出來的百勝之將,無不奉守此教條。不勝便不戰,戰必勝。
吳起、白起、戚繼光,在歷史上,享有百戰百勝的榮耀,他們并非神人,只是極其精懂此道。以白起為例,長平之后,他寧可反抗軍令,也不愿再攻趙。
就是判斷戰無勝算,不如不戰。而戰斗本是熱血之事,大有剛勇血性之將,不論敵我,先戰再說。恰巧勝利,愈加寡謀;倘若不利,便滿腦子以少勝多、背水一戰,如此將領,有勇無謀,在歷史上數不勝數。
掌握主動權,也就是致人而不致于人,攻,能調動敵人不能防守;守,能牽掣敵人無處可攻。敵軍士氣高昂,能避其銳,攻其惰;敵眾多,能分之而滅。
至于訓練、裝備以及軍備,更是如此。
王劍很有信心動手,原因自然是之前的斷言,秘境養活不了太多大宗師。
自己有魂力在身,有變化多端的龍角劍,砍人也可以用月牙兒,真動起手來,等閑沒有幾倍人數攔不住自己的。
過了一會,對手還是不動。
王劍忽然悄悄抓起一塊泥土,并不瞄準,朝著那個方向扔去。
那個人不動彈,但王劍絕對看見砸到了人。
王劍繼續扔了一次,還是沒用。
不過,也證明對方大概的身材。
這可不好,王劍知道不能耽誤太久,雙手龍角劍和月牙悄悄在手,深吸口氣,正要竄出去。
不過,那個人忽然說出了聲音:“中國人?”
王劍嚇得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