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高手。
王劍曾經不是那么會說話的。
他真正的轉變,是當年在高考后,去參加一個親戚單位家屬孩子的集體活動,因為那個親戚的孩子歲數不到,去不了,因此把王劍這個小家伙給塞了進去。
當時,有一個帥氣的年輕人,非常受歡迎。
王劍當時看中了一個姑娘,那個姑娘其實事后想想看,好一般啊,但最大的優點就是胸部比較大的可怕。
王劍迷上了,但是那姑娘卻只看著那個年輕人。
有點氣餒。
于是,化悲憤為食量。
王劍當時從袋子里拿出一瓶老干媽準備打開,結果用了吃奶的勁兒還是擰不開,好吧,當天確實有點廢柴,這個時候,只能尷尬的把這瓶老干媽遞給了旁邊的這個年輕人。
他一下子就擰開了,當著那么多人的面啊,王劍有點尷尬,于是自嘲一下:“你力氣好大呀!”
他看著王劍說:“其實之前已經被你擰得差不多了,所以到我這就比較容易”。
他說完之后王劍頓感輕松,僅僅一句話,留了面子,又無形之中炫耀了自己,佩服佩服!
這人太招人稀罕了!
但是事后想想看,也是頗為讓人驚懼啊。
但那時候起,王劍就開始揣摩起學問了。
當然了,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曾經,在遇到那個女孩的后,跟隨其見家長,那丈母娘當真是厲害至極,連嫁過去后,到時候誰做飯的問題都進行了考慮。
好吧。
王劍當時真的被逼的,于是,看到了在一邊幸災樂禍虎視眈眈的丈人,忽然心生歹意,于是。
“阿姨,在我家都是爸爸做飯,他說油煙傷皮膚,不讓我媽進廚房,洗碗也是我爸爸來,當然,后來是我來。”
于是,丈母娘馬上就調轉槍口,轉頭看向了躺著也中槍的老丈人:“你看看人家!”
可憐啊。
所謂會說話,最關鍵的幾條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條,就是看你說話的背景位置。
懂得傾聽是第一課,重點是發現對方的訴求,語言有邏輯是第二課,重點是打動人,有一顆理解他人的心,是第三課,也是最重要的。
所謂理解力,把話說得漂亮,贏得雙贏局面,正是考驗說話者換位思考的能力。
除夕前的大掃除,打掃一整天的你非常疲憊,然后你很沒好氣的對他說:“你把窗戶擦一下,我忙不過來。”
這個時候,對方可能會很敷衍的回一句“等會兒吧”諸如此類的,或者是沒玩沒了的討價還價,最終不情不愿的幫忙。不管結果如何,你們雙方只要有一方不舒服,這就不是雙贏的局面。
這個時候不妨這樣說:“你個子高,幫忙擦一下玻璃吧”。
小時候的新華書店,窗戶上還是貼著:“偷竊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