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大眾,快來看看啊,這些賤民,遭遇了滅亡的危機,就搖著尾巴來向我們求援啦。”
“他們懺悔了,懺悔了,只能懺悔了。”
“偉大的白民們,我們到底要不要拯救這些賤民?”
“不不不!”
廣場上,有人在大聲喊叫著做布告,內容自然是如此。
好吧,白帝秘境,似乎是將人類遭遇的獸海危機,當做了他們維持統治的理由和好處了啊。
王劍似乎早猜到如此,不過真見到了,還是不得不嘆息一番。
不過,他還是有些慶幸的是,這些人并不多。
最多十萬人,缺乏裝備,該如何打,如何鬧起來,也就心中有譜了。
不過,自己可不能莽撞了。
穩定壓倒一切啊。
唯圖眼前之暴利,不圖后世之糧秣的后果,只會導致丁戊奇荒。
真正的穩定不是一成不變混日子,而是能夠持續通過學習提升自己,有明確的上升空間,有被廣泛認可的自身價值,有人權、財權、事權,上有信任自己的上級,下有自己信任的下級,在所處的行業有一定影響力,在所處的城市有廣泛的社會關系。
喜歡的穩定,不過是對平庸的妥協。
人們總有降低不確定性的需求,而穩定又恰是一種降低未來不確定性的方法而已。然而,不是所有人都不喜歡不確定性。不是大多數人都喜歡穩定。吃飽喝足的人追求穩定,而饑寒交迫的人反而追求不穩定。
人們的風險偏好在獲利情景(框架)和損失情景(框架)中是不一樣的。
沒有人不喜歡穩定。如果真不喜歡穩定,熱帶雨林獨自野外生存去不去?支援非洲建設去不去?敘利亞工作好不好?保證你每天都不重樣,每天都驚險刺激,每天都要大冒險!人類天生就有穩定感的需求,所謂的喜歡冒險,喜歡刺激都不過是在穩定需求被滿足后的一種享受。就好比你可能愿意去看恐怖片,可是未必就真的愿意去鬼屋住著。
如果人喪失了穩定感,那么也就離死不遠了。曾經有個實驗,拿兩條狗做實驗,一條狗每天固定的時間電擊它,另一個條狗,完全隨機無序地電擊它,吃飯的時候,睡覺的時候,休息的時候都有被電擊的可能。結果第二條狗沒過幾天就瘋掉了。換工作,創業,出國,這些本質上都是去一個未知的環境,而未知本身就是充滿了不確定性。之所以要去做是因為不滿足當前的經濟狀態。但并非是真的就享受在不確定的環境里打拼。
如果國企的工資提高一倍,跳槽的人要少80%,如果提高兩倍,基本上就沒有人會去冒險了。冒險根本就不是人類的需求,人類的需求是利益最大化,是追求無壓力,可控的穩定性,這是本性!冒險本身就是身處險境才叫冒險,誰天生喜歡風險?如果問主覺得自己喜歡冒險,給你個建議,調個隨機響的鬧鐘,體驗一下晚上睡覺會被隨機吵醒的感覺。你覺得創業,換工作,出國,該行那么容易嗎?那種半夜讓你驚醒,輾轉反側的感覺都是常態。你要是真享受這種睡不好覺的“冒險狀態”,再來跟我說“穩定”不重要。
追求穩定本質上是追求確定感,因為確定感帶來確定性,也就帶來安全感,而不確定性帶來焦慮,所以很多人寧可選擇不那么好的確定性,也不愿意選擇有無限可能的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