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連太后都如此稱贊顧一瑾的畫,丹陽縣主臉色白得像紙一樣,她以為太后來了,自己有人撐腰,不用被趕出京城。
沒想到太后看到顧一瑾的畫后,像其他的人一樣都被吸引了。
樊如嫣用力地握了握丹陽縣主的手,借此安慰著她,可內心深處卻與其他人一樣,也暗暗慶幸自己沒有參加。
妹妹說得對,顧一瑾這個很邪門,誰對她不利誰就會倒霉,看丹陽縣主就清楚,一次可能是巧合,兩次可能是意外,可三次呢
所以說,這個女人是碰不得的。
接著下來,太后又問“丹陽縣主的呢是哪一幅”
宮女正想將畫拿下來時,卻聽到太后又道“等下,讓哀家猜下。”
聞言,宮女立即走開一點,讓太后可以看清楚些。
太后認真的看了一下,笑道“右手第三幅秋菊是丹陽的是不是她的畫哀家一看就能看出來,幾筆勾勒似云錦,點墨繪出心中情,意境如此贊”
說著,她示意宮女將畫拿給她。
眾人沒想到太后會對丹陽縣主的畫評價如此高,不過想想也是的,她那么寵愛丹陽縣主,如今丹陽縣主比試輸給了顧一瑾,當然要給丹陽縣主撐腰了。
原本以為沒有希望的丹陽縣主,聽到太后的稱贊后,她立即高昂起頭,朝顧一瑾得意地瞥了一眼。
接著,她聽到太后道“仔細看看,其實兩幅畫都不錯,各有千秋,不過哀家更喜歡丹陽畫的。”
十一公主立即笑說道“今天是太后壽辰,應當以太后的喜好為準,她喜歡那一幅,那一幅就是最優秀的。”
此話一出,全場皆是大怔,清平郡主倒抽一口涼氣,十一公主這話是什么意思
難道她想將剛才比試的結果推翻,絲毫不顧大眾的意愿,硬將頭彩落在丹陽縣主身上
“這算什么比試還不公平了吧”
清平郡主沒想到這句話只是在心里想的,結果她竟然說出口了。
“對,太不公平了”
接話的是一道稚嫩的聲音,“原先硬是要跟云安郡主比試的是丹陽縣主,結果比試她輸了,現在因為為太后的一句話,便否定了眾人投票的結果。”
“本公主懷疑,是不是你們故意設坑誘云安郡主比試,借機想將她趕出京城”
若之前十一公主的話讓大家都怔住了,那么這番話卻令全場面寂靜下來,他們的表情既用震驚來形容太過膚淺了。
簡單就是轟雷掣電。
因為這番話居然出自三公主蕭明珠的嘴里,一個只有五歲的娃娃,居然會說出如此通透卻膽大的話。
她這話無疑是指出太后與十一公主和丹陽縣主陷害顧一瑾。
其實不用她說,大部分的人都很明白,今天這場比試無疑是丹陽縣主與十一公主等人挑起的,顧一瑾都說過不參與,是丹陽縣主與樊如嫣等人硬拉她比試。
比試輸了就輸了,可太后出來這一說,分明就是來給丹陽縣主撐腰的,所以讓人不得不懷疑,比試這一幕是她們早就有預謀,要趕顧一瑾離開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