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司馬曜登基以來,雖然幾乎沒有真正地掌過朝政,但那運氣,是好到了天上,不僅國家內部還算安定,一向有篡位之心的荊州桓氏也不再鬧騰,就連這幾十年來橫行天下,滅國無數的秦國雄師,也被晉軍在淝水大敗,這一陣民間已經有議論,說是這位半黑人皇帝乃是天上降下的福星,要保佑大晉的漢人子民們,收復失地,一統天下,結束這個亂世呢。
而在司馬曜的身邊,官居錄尚書事的會稽王司馬道子,身兼侍中,衛將軍兩大高級文武軍職的帝國事實宰相謝安,身為尚書右仆射,吏部尚書的王國寶,以及其他的眾多東晉世家高門子弟,引人注目的還有兩人,一個是這次率兵進京,參與獻俘儀式的荊州桓氏,前大權臣桓溫的世子桓溫,另一個,則是瑯玡王氏的一支,東晉開國宰相王導的孫子,以文學才情聞名天下的王旬此人名字還有個王字旁,但是打字打不出來,復制也會亂碼,不知道是何原因,只能跟讀者朋友說聲抱歉了,以后都稱之為王旬,但大家查史書上記得這人名字邊要多個王字。
這個王旬,與其弟弟王岷,乃是大書法家,曾任右軍將軍的書圣王羲之的堂侄,但是他們這一支,卻是與謝家的關系非常復雜,原本謝安把哥哥安西將軍謝奕之女,也是謝道韞的三妹謝道粲嫁給了王旬,更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王珉,一門雙親,一時謝王兩家的關系之親密,世人皆知。
但后來王旬兄弟卻不知為何得罪了謝安,以至于謝安強行要求自己的兩個女兒和侄女與王氏兄弟離婚,此事轟動了當年的大晉上層世家圈子,王旬本來在朝中就任給事黃門侍郎,結果給謝安安排了一個豫章郡守的職務,外放他地,而王旬則賭氣不去上任,最后在孝武帝的調停之下,給了一個散騎常侍的閑職,繼續留在了建康城,而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王旬這個看起來最恨謝安王國寶除外的高門子弟,卻是出現在了這個場合,還和桓玄站在了一起,個人奧妙,耐人尋味。
司馬曜今天顯得興致很高,他笑著對站在身邊的謝安說道“太保謝安在淝水之戰后給授予太保這一最高人臣頭銜,雖然是虛職,但仍然是地位尊崇,無人可比,這次我軍淝水大勝,全賴你和謝鎮軍他們指揮得當,將士精銳,而今天,在我司馬氏列祖列宗的面前,亦可揚眉吐氣了。”
謝安神色平靜,行禮道“陛下過譽了,主要是有賴陛下的天威,加上將士用命,奮勇殺敵,這才有了這次的勝利。只是這次的勝利,跟以后我們收復中原的壯舉比起來,并不算什么。”
司馬曜微微一愣,轉而笑道“怎么,太保有北伐進取中原之意”
謝安笑著搖了搖頭“若是北方大亂,我們有機可乘,那這千載難逢的良機,是不能錯過的。當然,現在秦國只是小亂,還沒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們大戰的損耗也不小,需要再觀望一段,再行定奪。還有,這次戰勝的賞賜,需要如何來施行,而秦軍十余萬俘虜,如何安置,還要請圣上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