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的臉色一變“等等,你說,臨了散伙,是什么意思難道要解散大軍,不再北伐了嗎”
劉穆之點了點頭,正色道“我知道這話寄奴你不愛聽,但是現在的情況已經很明顯了,賞賜諸軍之后,無論是朝廷大軍,還是北府軍,都不可能再長期保留了,北府軍是謝家所組建的私軍,但維持的成本太高,除非現在就北伐,不然,肯定要先行解散,待國家有事時再行召集。”
劉裕咬了咬牙“難道,北方不大亂,我們就不北伐了嗎我始終認為現在就是好時機,起碼,拿下中原,齊魯之地,不成問題,那個秦國的青州刺史苻朗不就來降了嗎”
劉穆之笑著擺了擺手“北方如果沒有大亂,就不是好時機,苻朗不過是幾十騎來降,又不是舉州投誠,要知道,北方脫離大晉已近百年,就算是漢人,也并不視大晉軍隊為王師,加上苻堅施仁義多年,這個時候我們如果北伐,只怕無論漢人胡人,都會團結一起,對抗我們,即使軍事上征服,也難以治理。”
劉裕搖了搖頭“我不信,漢人怎么可能不希望大晉的軍隊來收復故土呢象瓶子,兔子,老孟他們這些人,不就南下了嗎”
劉穆之搖了搖頭“這些只是極少數的個例,并不普遍。而且若不是天師道的唆使和慫恿,只怕連他們幾個也不肯走。要知道,在北方的賦稅可遠遠低于在大晉的,苻堅的所謂仁義治民,可不是說說而已。”
劉裕的眉頭一皺“現在我們一畝地要課稅三斗,象我家八十畝地,如果不是因為我當了個吏員免稅,那一年光是交田賦,就得交二十四石米。米價算斗米十錢的話,也要二千四百錢,可不是一個小數啊。還要戶出絹三匹,有時候我想想這些稅賦,都要頭大。也不知道我大晉子民,是怎么撐下來的。”
劉穆之笑道“撐不下來的就只有破產了,入那些世家門閥的莊園為家丁,佃戶,世家天下,不就是這樣來的嗎而且我聽說,以后的稅賦,怕是還要進一步加征,朝廷有意以北伐之名,把田賦三斗,升到五斗。”
劉裕睜大了眼睛“什么,要升到五斗這么多消息確定嗎”
劉穆之點了點頭“我是聽岳父說的,應該朝議已定,是謝相公點了頭。”
劉裕恨恨地說道“我不信,謝相公這樣的重臣,怎么可能做這樣的決定他不管民眾死活了嗎”
劉穆之嘆了口氣“謝相公考慮的,是整個天下,這個天下,不止有百姓,也有各個世家門閥。要取得他們的支持,不讓他們得好處,怎么可能呢”
劉裕搖了搖頭“他們這些人不是免稅,占田,有莊園嗎加稅對他們能有多大的好處”
劉穆之的眼中冷芒一閃“不把百姓們逼得交不起稅,最后只能賣田賣身為奴,他們哪來的更多的土地,哪來的更多的莊客朝廷要多得稅賦,世家要多得田地與佃戶,大家各取所需”
劉裕咬了咬牙“那謝家難道也跟這些高門世家一樣,只想著從中為自己的家族謀私利嗎如果給我們北府軍的餉銀,是這些百姓們的血汗錢,我劉裕寧可不要”
劉穆之微微一笑“世事無絕對,你只看到了百姓受苦受難的一面,卻不曾想想,若非走投無路,誰又肯從軍報國呢謝家并不缺錢,至少不需要用這種方式再多圈錢,相公考慮的,是以后再建北府,北伐建功。就算以前那種田賦三斗一畝,不也是為人耕作,受人驅使么,世世代代,又能有什么出頭的機會好男兒,就要用自己的雙手,到北方為自己打出一片天下重賞北府軍,就是讓人看到希望,增稅加賦,就是讓人走投無路,非如此,北伐何可行此乃老成謀國之道,非常人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