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是啊,畢竟漢人才是關中最多的一個族,幾乎和其他各族加起來人口相當。只是漢人多善于農耕,并不怎么編入軍隊作戰,這漢人的支持,只怕并沒你說的這么有用吧。”
劉穆之笑道“戰爭豈止是打仗這么簡單。姚萇這個老羌有嶺北的大片草原作為根本,慕容泓,慕容沖兄弟有數量眾多,戰斗力兇悍的鮮卑人以為后盾,而苻堅再不濟,也有堅城長安可以防守,這三方勢力,一時半會兒誰也吃不掉誰,羌賊和慕容氏也是貌合神離,互相防備,不太可能聯手對付苻堅。所以,這場關中爭奪戰,會持續很久,而戰事一拖延,比的就不是戰場上的勝負,而是誰更能挺,說白了,就是看存糧的數量了。”
劉裕猛地一拍手“對啊,這樣就是比誰更得漢人人心了,看起來,這是苻堅的優勢啊。難道說,秦國最后能頂住”
劉穆之的眼中冷芒一閃“未必,太平時期,仁義得人心,但是亂世之中,有時候野獸一樣的殺戮才能威懾百姓。苻堅的問題在于他很可能戰場上贏不了,尤其是野戰打不過鮮卑慕容,一旦野戰失利,那外面鄉村的大量漢人就無法保護,這些人在刀劍死亡的威脅之下,還會跟隨苻堅嗎”
劉裕的腦海中閃過了淮北鄉村那種千里無人煙的慘象,牙齒咬得格格作響“真是作孽,這些逆胡戎虜,為了爭權奪利,打打殺殺,征戰不休,卻讓我們漢人受這罪,真應該把他們全部消滅,一個也不留在中原”
劉裕點了點頭“不過我還是覺得奇怪,楊家不是在北方的一流世家嗎,連我都知道他們的祖上很厲害,為什么到了大晉,卻混成了這般光景只能當一個小州刺史,跟那刁氏兄弟比,都有所不如啊。”
劉穆之搖了搖頭“因為楊家以前一直留在北方,還在逆胡朝廷里當過官。比如盧循,他們范陽盧氏是北方大族,但因為過江太晚,一直只能是三流世家,比咱們家都沒高到哪里去,所以盧循才會一咬牙入了天師道。至于那個楊亮,原來在石趙的時候就是當官了,后來石趙大亂,他才歸順的大晉,這種情況,給他個刺史當就不錯了,而且是放在離胡人最近的地方,讓他自生自滅。別說建康城中的世家了,就是荊州的士人,看楊氏一門,都認為是寒門,連士族都算不上呢。”
劉裕的眉頭一皺“這也太過分了吧,畢竟是東漢太尉之后,天下一等一的世家啊。”
劉穆之冷笑道“寄奴啊,這天下的世家,早不是看那種冢中枯骨,死了幾百年的老祖宗了,而是看你家這代人內,是不是能有高官厚爵,進可掌握朝政,在中央為官,退也要封疆裂土,鎮守一方,比祖宗是沒意義的,要看,看的也就是這幾十年的事。楊家就是吃了這個虧,所以才給看成寒人。而楊家父子,兄弟所擔任的,也都是武職,寄奴,你應該知道,在大晉,兵家子是個什么地位。”
劉裕點了點頭“確實,即使是在這個亂世,軍人仍然會給世家子弟們所輕視,咱們自己當了這么多年兵了,即使立下如此大功,剛才的拍賣會上,不仍然不入那些公子哥的眼么。有時候桓玄說的話還真沒錯,士庶高寒,文武分道,真的是天然的隔閡啊。”
劉穆之微微一笑“所以楊氏一門,就是咬牙屏氣,想要恢復祖上的榮光。他們久居梁州,與關中很接近,而祖上又是在弘農一帶,是關中門戶,所以當秦國崩潰,關中大亂時,他們是能近水樓臺,大力發展自己的勢力的。桓玄買下那個魯宗之,是想爭奪關中的流民,而最強的對手,就是這一門楊家將了。”
劉裕笑道“那楊家將們會不會趁機打進關中,取得大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