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陽王聽到這里,臉色大變,心中冰冷一片,知道賈珂這般詳細地描繪自己做的夢,果然是要假借夢境,來警告他什么事,這夢中出現的兩人,就是成昆和吳明。汝陽王眉頭一皺,暗道“他他究竟是怎么發現的難道普天之下,就沒有一件事能瞞得過他嗎
不不,絕對不可能他再聰明,也不是神,怎么可能洞悉天下所有的事他若真這么厲害,賈珠怎么會慘死還有那王憐花,現在不也被人劫走,下落不明了么。”雖這般安慰自己,但心中忐忑,不減反增,幾乎就要壓的他喘不過氣來,手心也的全是冷汗。
只聽那家丁道“賈爵爺便說那姓吳的點了點頭,說道咱們既然以菊花為題,我這首詩當然要圍繞著菊花來寫。你們聽好了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汝陽王不通詩文,真要讓他對這首詩品析一番,只怕說上兩三句,就說不下去了。他聽完以后,只覺得這首詩寫得很好,語句雖然算不得文雅,但詩中的威風凜凜,豪氣沖天,卻很是難得。他心念一轉,暗道“他好端端的,念這首詩做什么吳明作過這首詩我怎地不知道”
那家丁繼續道“孟先生聽了這首詩,臉上露出驚奇神色,噫了一聲,說道這不是前朝農民起義的首領黃巢的詩嗎”說完就見汝陽王臉色鐵青,雙目圓瞪,問道“你你說什么這是誰的詩”
那家丁被他瞪了一眼,嚇個半死,雙膝跪地,結結巴巴地說道“孟先生說,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前朝農民起義的首領黃巢的詩。”
汝陽王嚇得臉都白了,心想“他忽然提起黃巢的詩句,意在說這姓吳的是一個和黃巢一樣的反賊,就是吳明了。他來我這里說上一大通,顯然他已經知道了我和吳明的關系。可是他為什么不直接稟告皇上,將我拿下”
心念一轉,又想“我知道了他雖然懷疑我,可是他并沒有能證明我和吳明暗中勾結的證據,所以他才來找我,想
看看能不能從我這里找到證據,好一并交給皇上,治我的罪。他既然是自己過來的,可見他還沒有將心中疑竇告訴別人,他這么做,多半因為他是不想讓別人分得他的功勞。好好今日我絕不能讓他活著回去”
他到底馳騁疆場多年,瞬息之間,已經想好殺招,招手叫來陳管家,和他耳語幾句,待陳管家點了點頭,以示明白后,才大步走進花廳。
汝陽王走進花廳,一眼便看見賈珂,他坐在椅上,和人說笑,陽光落滿他的身上,他看起來好是安詳。剎時之間,汝陽王心中轉過了千百種念頭,往昔的點點滴滴,突然清清楚楚地在腦海中一晃而過。
汝陽王年輕的時候運氣不好,正巧趕上皇帝鏟除功勛貴族,扶持寒門子弟,他本就是異姓王,又是蒙古人,較之其他王爺,處境更加危險。
他父親臨終前,給他畫了一只烏龜,其他人都當老王爺那時候已經病得糊涂了,全然沒當回事,只有汝陽王心中雪亮,知道老王爺這是看透了皇帝的心思,怕他年輕氣盛,還沒看透,因此臨終前仍然不忘囑咐他要當一只縮頭烏龜,寧可讓皇帝覺得他是個酒囊飯袋,也不能讓皇帝對他心存忌憚。
后來皇帝發現韓大將軍功高蓋主,氣焰囂張,便提拔功勛貴族,打壓以韓大將軍為首的寒門出身的新貴族。汝陽王見時機成熟,終于不再藏拙,恰逢丹國進犯,汝陽王自請領兵,連著打了幾場仗,每仗必勝,他智勇雙全的名聲也漸漸在衛國興起,皇上也對他恩寵有加。若非他是蒙古人,偏偏蒙古這幾年很不安分,他也不會遭到皇帝日漸冷落,說不定今日已經能和韓大將軍分庭抗禮。
壯志未酬,白發滿頭,汝陽王如何不怨,如何不恨,又見兒子庫庫特穆爾才華橫溢,猶勝自己,只因為他是蒙古人這一條原因,便不被皇帝重用,那些和他相差甚遠的蠢材、庸才反而比他提拔得更快,汝陽王輾轉反側,想了許久,終于答應了吳明提出來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