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珂驚得呆了,道“你你說什么”
這句“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惟壽王”,取自李商隱作的驪山有感,說的是楊玉環、唐玄宗和兒子壽王的事情。壽王的母親武惠妃生前寵冠后宮,她過世以后,唐玄宗只覺眾嬪妃沒一人合自己的心意,又見壽王的王妃楊玉環生得貌美,便命楊玉環這個兒媳婦入宮為妃子。
賈珂雖然算不上才高八斗,但區區一句詩文,他還是聽得懂的。這句話清清楚楚地傳入他的耳中,他登時想起先前他在揚州遇見的那個疑似是茫茫大士的癩頭和尚,說的那句“施主,你把這命當大貴,兆不可言之物,牽在手中作甚來日他獨霸椒房,又豈會留你性命”
賈珂于霎時之間,已是面如土色,一顆心幾乎要從喉嚨里跳出來,尋思“唐玄宗見楊玉環生得貌美,雖然她早已嫁人,還是他的兒媳婦,他仍然搶了她作老婆。李淳何以跟我說這句話難道要搶我老婆的人,不是賈元春的老公,而是賈元春的公公”
賈珂言念及此,昔日皇帝和王憐花同在一處的畫面,在他眼前一一浮現,但他怎么也想不起來,皇帝對王憐花有什么特殊之處。但是誰知道武惠妃在世之時,唐玄宗是怎么對待這個兒媳婦的難道皇帝這是看遍了京城江南的美人,覺得沒有一個人比得上王云夢當年的絕世風華,如今王云夢已經年過四十,王憐花是她的兒子,一來模樣相仿,二來風華正茂,皇帝更喜歡少年,就惦記起王憐花了他不由得又驚慌,又迷茫,又開始疑心,其實是自己聽錯了話,這才叫洛北重復一遍剛剛的話。
這句詩是李淳要洛北轉告賈珂的,但他的原意,其實并不是告訴賈珂,父皇看上你老婆了。
當年皇帝曾經動過念頭,待賈珂立下大功,就許他尚公主,這個公主,他定的就是金瑤公主。這件事賈珂當然不知道,但是金瑤公主知道,李湛和李淳也知道。后來賈珂果真立下不世奇功,但他當著眾人的面,將他和王憐花的關系公之于眾,跟著更是以自己的功勞,向皇帝求了一道給他和王憐花賜婚的圣旨。事已至此,皇帝再沒動過讓賈珂尚公主的念頭,金瑤公主自然也不會提起這事,只是將這件事深深地埋在心里。
但李湛和李淳是金瑤公主一母同胞的兄弟,三人感情十分要好,自然知道金瑤公主多年前在宮中見了賈珂一面以后,便對他一見鐘情,一顆心就這樣系在了他的身上,后來得知皇帝有意將她許給賈珂,心下也很是得意。不成想王憐花橫空出世,搶走了賈珂,猶似一個人正待吃一盤美味的點心,點心還沒入口,卻被另一個人搶了過去,金瑤公主自然對此事耿耿于懷,說話之時,也會帶出一些對王憐花的埋怨。
李淳本就是皇室貴胄,天生心高氣傲,不把別人放在眼里,何況他素來護短,做事幫親不幫理,別說皇帝曾經動過將他的姐姐許配給賈珂的念頭,便是沒有動過這念頭,既然姐姐看上了賈珂,那么王憐花就是搶走了姐姐的男人,因此他一向看王憐花很不順眼。
這次金瑤公主前往杭州,雖沒告訴別人,她去找賈珂,究竟所為何事,但李淳是她的胞弟,自然能猜到她的心思。李淳雖對此事不以為意,但他也不介意煽風點火,幫金瑤公主一把。他心想賈珂多半不知道金瑤公主的心事,便決定將其中的種種情由,一并告訴賈珂。只是此事事關金瑤公主的名節,他總不能說得太過直白,就想到借助詩文來告訴賈珂。
但他素來不愛看書,自己想不出哪句詩文合適,只好找了幾個讀書多的秀才,問他們知不知道什么寫男人被搶走了妻子,女人被搶走了丈夫的詩詞,并且主人公最好是歷史上的名人。其中一個秀才不知他的真正目的,只道他是想要以詩會友,便給他推薦了李商隱作的這首驪山有感。
李淳讀了一遍,心想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故事誰不知道,賈珂聽了我這句詩以后,定會明白我是要告訴他你和金瑤公主本該是夫妻,但陰差陽錯之下,王憐花就像唐玄宗一般,從金瑤公主手中搶走了你,有這一樁陳年往事在,你總該知道,金瑤公主是為了什么事去的杭州吧。
他卻忘了賈珂可不知道皇帝動過給他指婚的念頭。對于賈珂來說,金瑤公主只是一個沒怎么見過面的陌生人,既不是唐玄宗,也不是壽王,更不可能是楊玉環,他自然不會把這句詩和金瑤公主聯想在一起,只當李淳說的這句詩和金瑤公主來杭州找他,其實是兩件事情。
李淳正得意間,又想賈珂知道自己本可以尚公主,卻因為自己的一時任性,放棄了這個機會以后,或許會悔斷腸子,甚至遷怒到王憐花身上。日后兩人的感情一定越來越差,過不了幾年,也許就會鬧得不可開交,說不定還會和離,只覺為金瑤公主出了一口惡氣,心下很是高興。又想自己不能去杭州,沒法當場看賈珂和王憐花的熱鬧,不由大為可惜。便在洛北離開蘇州之前,將他叫到面前,吩咐他將這句話念給賈珂聽。
洛北是宮中侍衛,負責皇宮的安全。他的武功雖高,卻沒讀過幾本書,雖然背下了這句詩,卻連這句詩講的究竟是誰的故事都不知道,自然也不會聯想到其他事情。他知道金瑤公主是為了賈珂來的杭州以后,心想公主和賈珂中間,一定發生過一些誰也不知道的愛恨糾葛,于是認定這句詩說的也是年輕男女之間的情不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