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憐花眼睛一亮,問道“什么武功”
賈珂道“左右互搏之術。”
賈珂想到左右互搏之術,或許可以解決這個難題,絕非異想天開。
在原著里,郭靖習得左右互搏之術以后,就曾經同時使出“空明拳”和“降龍十八掌”。
這“空明拳”是周伯通自道德經中創出的天下至柔的拳術,而“降龍十八掌”卻是天下至剛的掌法。
賈珂雖然不會“空明拳”,甚至還沒見過“空明拳”,但它既是天下至柔的拳術,又是從道德經化出的道家武功,想來主要用的一定是陰柔之氣。至于“降龍十八掌”,他雖然沒學過,但見過洪七公用過,這毫無疑問,主要用的是陽剛之氣。
也就是說,左右互搏之術,不僅可以一心二用,同時使出兩種武功來,甚至可以將陰陽之氣拆開,一只手使出陰氣,同時一只手使出陽氣,且不會導致內息走岔了道。
賈珂將自己對于左右互搏之術的推測,詳詳細細地告訴王憐花,只是將這門武功的來歷,說成是在路上,聽一個面生的老頭說的。
賈珂從前太過相信書里的話。書里說郭靖、小龍女這樣心思單純,不諳世事的人,才能學會左右互搏之術,黃蓉、楊過這樣心思靈活,詭計多端的人,怎么也學不會左右互搏之術。他自覺王憐花和他都是黃蓉、楊過這樣的人,自然和左右互搏之術無緣,因此一直沒有考慮過這門武功。
直到幾個月前,他在家里罰王憐花抄書,當時王憐花趴在桌上,即興發揮,將狼來了改成江小珂來了,為了節省時間,索性左右手一起用上。
當時王憐花左右手各執一支毛筆,在兩張紙上同時奮筆疾書,一只手剛寫到開頭,另一只手已經快寫到結尾,這才讓賈珂發現,自己好像被原著騙了。
其實賈珂也不算是被原著騙了,只是心思靈活,詭計多端的人,未必就擅長一心多用。
王憐花就是天生擅長此道之人。他五歲的時候,想要出去玩,但他還有二十頁的書要抄。他為了節省時間,就兩只手同時抄書,明明第一次這么做,卻做的十分得心應手,連練習都不用。
而賈珂一向擅長嘴上說一套,心里想一套,手上做一套,他這本領可說是娘胎里帶出來的。他上輩子的父親,母親,都是精通此道的大師,他在幼兒園的時候,就靠這本領,將班上所有小孩都哄得服服帖帖的,班上的小女孩們,都搶著和他坐在一起。
因此他這時用筆試了一下,一手畫圓,一手畫方,輕輕松松就畫了出來,他甚至覺得,他還可以嘴里再叼一根毛筆,畫一個三角形出來。
王憐花雖然不承認賈珂畫的是圓形和方形,堅持認為一個是餃子,一個是水桶,不過對于這兩個形狀完全不一樣這一點,王憐花還是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賈珂畢竟從未見過周伯通,這左右互搏之術是怎么一回事,他雖然知道,但這左右互搏之術到底應該怎么練,他可就不清楚了。
他只能大概跟王憐花一說“這左右互搏之術,說起來其實十分簡單,就是一心二用。咱們剛剛開始練,就從最基礎的開始。這樣好了,我左手使出九陰白骨爪,右手使出天山折梅手,你先用一種武功跟我對打。咱們都不用內力,只是用招式來拆招。一會兒再換著來。”
王憐花點了點頭,將衣服換上。
兩人走出羅帳,來到空地上,賈珂左手使九陰白骨爪,右手使天山折梅手,向王憐花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