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格畫中的三個人面朝三個方向,是說眾人已經迷失方向。其中兩人淚流滿面,一人面無表情,則是因為大家都束手無策,只有管仲一人想出法子,這個面無表情的人,就是管仲。
第四格畫中的幾座房子,指的就是齊國,而從房子里走出來的人,滿臉笑容,舉起手臂,便是提醒王憐花,這幾人是出來迎接齊桓公三人的。
王憐花本來滿頭霧水,實在沒法從賈珂拙劣的畫技中,看出他畫的到底是什么故事,直到聽到馬蹄聲自山下響起,猜到賈珂的用意,這才將整個故事串了起來。
在叮叮當當的鈴鐺聲中,一匹紅色的駿馬疾奔上山,直沖到樹林之中,停在王憐花面前。
這匹紅馬的身上配有馬鞍,卻空無一人。
王憐花躍上馬背,搖著鈴鐺,笑道“馬兒,快帶我去找你的主人”
那匹紅馬似是聽懂了王憐花的話,他一坐穩,便急沖出林,向山后奔去。
行了約莫十三四里,忽聽得遠處傳來隱隱水聲,轟隆作響,似是一道極大的瀑布。
山上天氣十分寒冷,瀑布湖泊大多已經凍結,這條瀑布竟然沒有凍結,附近十有八九是有火山。
道路兩旁都是懸崖峭壁,越來越狹窄,經過一塊巖石,一株兩人合抱才抱的過來的大樹,橫在路上,將道路封死。
那匹紅馬止步不前,去咬旁邊的樹葉。
王憐花只得躍下紅馬,躍過大樹,順著山道向前行去。
道路曲曲折折,漸行漸下,瀑布的轟隆之聲愈發清晰。
又行一陣,王憐花來到一座山谷,谷中氣候溫暖,到處都是蒼翠的樹木,遠遠瞧見一條白龍似的瀑布,順著懸崖滾滾而下。
王憐花找不到賈珂,便決定去瀑布旁邊看看。
他走進樹林,只見林中溪流縱橫交錯,繞過幾棵蒼翠的大樹,忽見眼前一亮,一盞精致絕倫的粉色荷花燈,正順著溪流,緩緩而來。
從上面看,燭光是黃色的,從旁邊看,燭光是粉色的,燭光搖曳不定,荷花瓣的粉色也隨著燭光忽濃忽淡,在靜謐的樹林之中,猶如一個美麗的夢,隨水而來,隨水而去。
王憐花一怔之下,臉上不知不覺間,已經滿是笑容。
他收回目光,順著荷花燈漂過來的方向走去,沒走幾步,又見一盞荷花燈順著溪流緩緩而來。
很快第三盞,第四盞,第五盞一盞盞粉色的荷花燈順著林中溪水,緩緩漂了過來,燭光映在蒼翠的樹枝上,映在清澈的溪水上,映在稀稀落落的草地上,映在王憐花雪白的臉蛋上,然后從他腳下經過,映在他身后的虛空上。
這一盞盞荷花燈,猶如星河一般,在樹林中流動,本來昏暗無光的樹林,漸漸籠罩在一種溫柔旖旎的燭光之中。
王憐花自小到大,逛過不知多少燈會,見過不知不少河燈,他自己也親手放過河燈,但沒有哪一次,能如這次一般,令他心搖神馳。
他一開始還是在林中漫步,漸漸加快腳步,最后直接跑了起來。
他順著這一盞盞荷花燈,追到一座大湖之前。
湖面上也漂著一盞盞荷花燈,有的順著水流,流入溪澗之中,有的在湖面徘徊,乍一看去,宛然便是湖面上看著朵朵粉色的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