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葬遇乞聽了這話,不由暗暗發愁。
他本來是御前侍衛,后來被皇帝調去了“一品堂”,在“一品堂”做事已有七年,中原武林的各大門派幫會,他知道的絕不算少,蜀中唐門在江湖上名氣不小,尤其暗器可說是天下一絕,他當然也聽說過唐門的威名。
但是唐門弟子從來只為唐門做事,不會出來做事,“一品堂”招攬了不少中原的武林人士,沒有一個是唐門弟子,所以他對唐門的了解,都來自于江湖傳言。
江湖傳言有真有假,他沒有派人去唐門調查這些傳言,自然沒法分辨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他對唐門都不甚了解,如何能在頃刻之間,想出對付唐門的辦法來
只是這件事決不能直說,如今赫連鐵樹死在了唐玉手上,“一品堂”總管的位置空了出來,正是他表現的時機,若是給皇帝留下一個“一問三不知”的印象,總管之位,一定沒他的份了。
沒葬遇乞沉吟片刻,說道“陛下,這唐家堡建在蜀中,微臣雖然沒有去過唐家堡,但聽人說過,唐家堡說是唐家堡,其實占地十分廣闊,更像是一個城市,里面有民居和良田,有商鋪、酒樓和醫館,甚至還有唐家自己的衙門。
唐家堡的衙門叫什么名字,微臣不知道,聽說那衙門就和外面的衙門一樣,有府尹負責處理百姓之間的糾紛,有衙役負責到處巡邏,只不過住在唐家堡的百姓,都是唐家的子孫,衙門里的府尹和衙役,都是唐家的家主任命的,他們遵照的律法也是家主制定的,家主還掌握生殺大權,可以隨便處死違反了律法的人。
青城派和唐家堡同在四川,赫連將軍在世的時候,招攬了一個青城派的弟子進一品堂,微臣從前聽他提起過唐家,他說他們那邊的人,提起唐家的家主,都說他就是一個土皇帝。
像他們青城派的掌門余滄海,在青城派也是極有威信,青城派弟子若是做了有違門規的事情,余滄海處罰他們,他們也不敢反抗,但余滄海絕不會像唐家家主一樣,任命府尹和衙役來幫他管理青城派的弟子。”
賈珂雖然沒去過唐家堡,但和唐家人打過這么多年交道,唐家堡到底是一個什么地方,他當然十分清楚。
唐家堡就像是桃花源記里的世外桃源,唐家人就在這個“桃源”里,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縱使唐家從來沒有禁止外人去唐家堡,甚至蜀中一帶最講究的酒樓,最時新的綢緞莊,花樣最齊全的脂粉鋪,全都在唐家堡,他們非常歡迎外面的人去唐家堡做客,在他們那里消費,但是對于唐家人來說,這些外面的人,就好像是清朝的時候,遠渡到中國的外國傳教士,唐家人或許會對外面的人的生活感到好奇,但是聽一下就罷了,他們從心里不把外面的人,當成和自己是同一個國家的人。
這大概就是為什么,唐家上任家主要求唐家子弟修習陰勁,無數身體健全的唐家男丁,都因此變成了不男不女的閹人,反對這件事的卻只有寥寥幾人。畢竟對于唐家人來說,家主就是他們的皇帝,家主的命令就是圣旨,若是有人敢違背家主的命令,那便是大逆不道,甚至不用家主發話,他們就會自發地把犯下這等錯誤的人送去衙門,交由家主任命的“府尹”發落。
其實賈珂從前就一直非常納悶,皇帝為什么會允許唐家堡存在。一個唐家堡可能影響有限,但若江湖上出現第二個唐家堡、第三個唐家堡,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效仿唐家,在衛國建立他們的某家堡,這些某家堡不就相當于西漢那會兒的諸侯國了么,甚至比諸侯國還要糟糕,好歹諸侯國的百姓和大臣還知道誰是君主,誰是諸侯,這些某家堡的百姓,可是只會聽從家主的命令。
此刻聽了沒葬遇乞的話,賈珂更加想不明白,連這些住在唐家堡附近的人,都知道唐家家主就是一個土皇帝,當地的官員就不曾將這件事告訴皇帝嗎皇帝若是知道這件事,怎會容許有人在他的疆土上做皇帝。還是蜀中的官員早就被唐家買通了,皇帝只知道這是一個武林世家,一個江湖門派,就沒有把唐家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