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三通心想“西泥國果然是蠻荒小國,好沒規矩。”放下茶杯,回頭看去,就見那宮女咬著下唇,看著自己,臉上一副欲言又止的神色。
武三通心想“她這副表情當真奇怪,難道她剛剛那句話不是隨口說的,而是有原因才這么說的這里正好只有我們兩個人,且問個明白。”于是道“自然是真的,你想說什么”
那宮女遲疑片刻,忽然看看左右,然后走到武三通身旁,壓低聲音,說道“武大爺,我從前聽人家說,你們大理國的功極帝之所以退位為僧,就是因為全真教的周伯通去你們大理國的皇宮做客的時候,和當時還是皇帝的功極帝的貴妃娘娘有了私情。
聽說那個貴妃娘娘還給他生了一個娃娃,后來那個娃娃死了,貴妃娘娘氣得離開了皇宮,你們那位皇帝傷心欲絕,不愿做皇帝了,這才退位出家的。”
當年的事情,武三通這些弟子知道的不多,只知道劉貴妃的兒子在一天晚上忽然死了,劉貴妃憤而出走,接著師父日漸憔悴,甚至萌生死志,還把洪七公請到大理,也不知洪七公是怎么跟師父說的,師父不想死了,只是剃度出家,把皇位讓給了別人。
武三通私下里當然也跟師兄弟們討論過師父好端端的,怎會突然出家,師兄弟中,最為足智多謀的朱子柳,也只是猜到師父退位為僧,定然和劉貴妃有關,余下的事情就不好說了,哪想到還有這些內情,甚至劉貴妃生的兒子,都不是師父的孩子。
武三通平時絕不會輕易相信一個素不相識的人的話,但是在他心里,一燈大師既是君,又是師,他向來對一燈大師敬若神明,驀地里聽說一燈大師出家竟有這等內情,心中又驚又怒,也顧不上深思熟慮,喝道“你這話是真是假”
那宮女像是被武三通嚇到了,向后退了半步,說道“我是這么聽說的,所以見你和周伯通一起過來,心里覺得奇怪,才問你是不是功極帝的弟子嘛。那周伯通把功極帝害得這么慘,我真想不明白,你是怎么心平氣和地和他坐在一起的。”頓了一頓,又道“武大爺,看你現在這反應,難道你不知道這件事嗎”
武三通呆了一呆,說道“我師父何等人物,縱使別人對他不起,他也只會說人家的好話,不會說人家半句不好。你你這件事是聽誰說的”
那宮女道“從前一品堂里有一個中原的武功高手,也姓段,不知和你們大理國是不是有什么淵源,我是從他那里聽說的。”
武三通聽了這話,脫口而出“是段延慶不不”
四大惡人之首“惡貫滿盈”就是當年在宮變中下落不明的延慶太子一事,知道的人自然很少。一燈大師雖已出家,但畢竟是段正明的長輩,段延慶之父上德帝的皇位,又是來自于他。
一燈大師回到大理以后,段正明就親自去拜訪一燈大師,將段延慶是四惡之首,早就在西泥國的“一品堂”做事,早就與西泥國勾結在一起,挑撥大理國和衛國的關系,還親自來大理誅殺衛國的使臣賈珂,最后在點蒼山上伏誅等事一五一十地跟一燈大師說了,武三通師兄弟四人常年服侍在一燈大師左右,段延慶的事情,他們自然也聽說了。
這時聽說這個一品堂的高手姓段,對大理國皇室的秘聞了如指掌,武三通自然一下子就想到了段延慶。
不過段延慶雖然是四惡之首,畢竟曾經也是太子,他是君,武三通是臣,武三通心情激蕩之下,竟然忘記了臣子的本分,對段延慶直呼其名,話一出口,便即反應過來,卻又不知應該如何稱呼段延慶,總不能稱呼他為“延慶太子”或者“段殿下”吧,從前的太子做了四惡之首,大理國可丟不起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