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長安的莊子說是豐收了啊這才剛入冬不久,糧食欠收嗎
“是兵禍。”崔教授讓崔大派人去問了問,前陣子西邊打仗,朝廷派兵卻沒發夠糧草,附近幾個州府被強征了軍糧,有些村子甚至被拿走了全部糧食。
這頓飯吃的有些食不知味,祖孫二人都有些難受,他們來自和平年代,就是崔教授小時候吃過苦的年代也是和平安穩的環境。
崔教授嘆了口氣“這樣看來,咱們祖孫運氣真是不錯了。”
這樣是穿成普通老百姓,如今活下去都難。
時知深以為然
送糧食也不能大張旗鼓的,那一波難民大約有百號人,好像是隔壁州府跑出來的。
難民幾波都是上百人聚到一起的,看到崔家的兵勇還有兵士并不敢上前。
“等我們走了,讓附近州府咱們的莊子把糧食運到附近開粥棚,能救幾天算幾天吧。”崔教授看的心里難受,可他也只能做這點事了。
“家主仁厚。”崔大雖然不太贊同這樣的行為,可職業素養使他絕不會違背主子的命令,更何況跟著心軟的主子總比心硬的好。
時知聽了這話,心里動彈了一下“等一下,崔管家先別忙,這事兒得定個章程再做。”
崔教授看孫女的神情就知道她又有主意了“崔大你先下去。”
時知把懷里的地圖拿出來,又點亮了兩根蠟燭屋子里更亮堂了些“爺爺你看這地圖,這大良明顯要比咱們來的地方幅員遼闊,但它的人口我記得就七千多萬。”
崔教授一下子就明白了“這里有很多荒地無人耕種。”換句話說其實是缺乏勞動力的。
如果是太平年間自然好說,可打仗后,人口就會急劇減少,那時候人口資源就更寶貴了。
時知收起地圖,想起那些難民的樣子嘆息“我們給他們一口吃的,說不定過幾個月又一場戰事要了他們的命。”
“你是想帶他們走”崔教授皺眉,難民是很慘,但也很危險
時知搖搖頭,“我沒那么天真,我是想著讓人在施粥的時候觀察他們,帶一部分回附近州府咱們的幾個莊子。”
崔教授笑了“蓁蓁果然聰明,爺爺不如你想的遠,比你爸爸哥哥都強”
時知卻不答話,她爺爺就這個毛病,夸她時總愛辣菜她爸和她哥以前她總是很享受這份寵愛。
可如今她卻不太敢提爸媽和哥哥,爺爺和她一樣思念家人,可他們大概是回不去了。
崔教授說完這話也自覺失言,觸及傷心事心情就更失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