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知想到這里連忙“呸呸呸”,心想千萬別好的不靈壞的靈。
又過了七天,在元宵節過后,長安的消息終于傳過來了,時知頓時覺得自己真是名副其實的“烏鴉嘴”。
原來從初一開始整個長安戒嚴,就連信鴿也被攔截了,崔氏的線人壓根就放不出消息。
“不光我們家,恐怕在長安放了眼線的都被攔下了。”崔教授看到消息后聲音有些低沉,雖然沒有親眼見到,可他也能想象頃刻之間有多少性命灰飛,多少家族湮滅。
時知也不知道該說什么了,皇權都是用鮮血澆灌的這句話她第一次徹底感受到了,雖然沒有牽連到可依舊感受到了沉重。
長安戒嚴了整整十天,信上說因為除夕之夜時皇后與太子謀逆,帶著東宮禁軍把在宮中參加除夕夜宴的皇帝、皇子和妃嬪還有一些宗室都控制在了太和宮,為了逼皇帝寫退位詔書,甚至不惜用幾個皇子的性命威脅。
長公主因為受傷未愈,所以這次宴會并未參加,只是由駙馬代表著去了一趟。
因為駙馬久久未歸,公主府的人去宮中詢問的人也沒了消息,去詢問進宮參加宴會的宗親們也沒回家時,長公主預感到不好發覺宮里出了事,帶著親信和驍騎營的兵士闖宮救駕。
可是救兵趕到前,太子已經把殿內剩下的皇子妃嬪還有宗室殺了大半,聽到驍騎營闖宮時太子知道大勢已去,干脆把剩下的人也都殺了。
救駕的人趕到太和殿時已經血流成河,除了被灌下毒藥的皇帝還有口氣,連太子和皇后都畏罪自殺了
長公主看到這幅慘像當即口吐鮮血,但哪怕再悲痛多年的政治素養也在,在命人全力救治陛下后長公主迅速接管了禁宮,并且下令長安戒嚴,同時立刻派人去把陛下同父異母的弟弟淮陽王一家接去了長安。
參與謀逆的幾個權貴包括皇后和太子妃的娘家都被被長公主命人在初一全都控制了起來,整個新年長安的上空都籠罩著死亡的陰影,空氣中似乎都能聞到鮮血的腥氣。
送信的人晝夜不停快馬加鞭跑了六日送來的,長安城門開了這說明長安這次已經完全被長公主控制住了,她已經掌控住了全局,或者說用武力完全把對手消滅了。
時知腦子有些亂,想象了一下那個場面,她打了個顫“爺爺,我真是有些懼怕惠嘉長公主了。”
時知不知道長安這場政變具體的情況,但太子謀逆這種事她很清楚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
別人或者不清楚,可時知很清楚原著走向,太子沒有理由這樣做,皇帝把所有希望都放在了這個比他有主意的兒子身上,甚至有意扶持兒子奪權,太子是瘋了才會把他老爹加兄弟全殺了,如果發動政變去殺長公主一派才有可能。
崔教授也明白這里面的殘酷,輕聲道“雖說無毒不丈夫,可無差別的下死手,這位長公主是狠毒的可怕了。”
政治斗爭的殘酷遠遠超出了來自異世界的祖孫二人預想,這一言不合殺你全家太可怕了。
時知想起了原著,原本這場政變的勝利者是太子,但他不知道什么原因放過了駙馬和長公主的兩個兒子,然后多年后這兩個兒子叛變了。
想到了這里時知心里唏噓不已,顯然長公主是很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道理的,既然下了狠手那就把事情做絕了。
還有駙馬怎么也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