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知決定忘記這場糟糕的對話,已經發生的事再去追憶多思沒有意義,她現在要想的是怎么把人手培養好,同時還要掌握好分寸,畢竟她的基地和以往培養死士是不一樣的。
她希望這些孩子,以后還能有機會看到光亮,有自己的人生,也許這很難,如果這世道一直如此那她也沒有辦法把承諾許下去,畢竟和生存相比一切都要往后排。
沒多久白雀就親自帶人過來接應了,時知看出白雀應該都沒來的及換下施工穿的衣服,她的這個死士“統領”大概有她這么個主子也是很無奈。
被原來的崔家主放到莊子“冷凍”幾年后再次啟用,竟然又開始要當“苦力”了。
如今人手不足,基地建設要不是臨時加入那批工匠,只怕白雀他們真要長時間困在這山里了,畢竟時知不是榮安太后,做不到找人施工再滅口的事,那只能是讓白雀等人頂上。
崔氏家主府名下奴仆、護院兵勇加起來大幾千人,可時知仍舊經常感受到“人手不足”的窘境,沒辦法她要做的事交給一般人放心不下啊。
就比如往貓耳山運物資這事兒,哪怕她知道山里工事緊張,卻也還是無奈下令讓白雀分出人手回清河,因為這件事交給普通仆人時知根本沒辦法真的放心,
她在家想了半天竟然也沒湊出一支讓她完全放心的運輸隊,這不是像弄個作坊可以把人小范圍控制起來的事兒,路上不可控因素太多了。
原本江南的生意就已經安排了家主府最能信任的一批人,這些人輕易不能動,否則江南的買賣就容易出岔子,何況時知也不愿意他們疊加參與更多機密。
想當初阮媽媽和崔大在清洗家主府時,拔出的釘子就有幾個平日里稱得上是“心腹”的仆人,打那以來家主府里的眼線的確越來越少,外人再想安插釘子也不好做了。
然而時知心知肚明,過去原家主留下的隱患并沒有徹底掃除干凈,她可以信任崔守安、崔守平這樣的老仆,可再往下的人并不好說。
運輸物資需要的人手太多了,除了要機靈懂得避人耳目掃除痕跡,還必須絕對可靠,家主府找出幾個這樣的人不難,可運輸隊需要最少五六十人進山,時知發現她還真湊不出來。
一旦他們手底下還有一個這樣潛伏的人,而這個人剛好選入運輸隊,那么貓耳山的秘密就再也不是秘密。
貓耳山和江南的買賣并不一樣,精油玻璃這些再機密也不過是些錢財,真暴露了大不了她不賺這個錢把方子公開而已,可貓耳山卻是所有規劃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她要盡所有努力在十年內培養出她自己可以完全信任又能幫助她完成目標的人手。
等房子的事解決了,她還得培養一支專門運送物資的運輸隊,除了貓耳山需要,以后很做多事她都需要這么一批人,但這是后話。
從山洞到了山谷時有些認不出來了,這里的荒草叢都被處理干凈了,灌木叢和樹木也只剩了樁子還沒來得及挖出來。
遙望半山腰的房屋遠遠看上去也成型了,時知心里松了口氣,這比她預估的進度還要快。
當初這里房屋設計的并不復雜,屋舍成排每排十二間寬五米長八米的磚瓦房,一共有四排,最前面一排是教室和圖書閱覽室,第二排是實驗室和訓練室,第三排是宿舍,第四排是食堂和儲物間。
雖然當初運材料時沒有算工匠們的住處,但時知當初送材料時怕不夠用所以富裕了很多,等建造完半山腰的就去山腳的平地起房子。
這樣等山谷整理出來后,可以讓這些閑下來的工匠開墾荒地,種上水果蔬菜,也可以養豬養雞,減少運輸的困難。
時知估摸著未來十幾年這個山谷都要當成絕密,所以努力減少出山的次數很有必要。
到了山腰后房屋建設的情況更清晰了,前兩排已經建完了,第三排也差不多快要完工了在上窗戶和門。
白雀他們這次就負責監工和打雜,這些專業工匠技術都很過關,白雀他們就負責和泥、運磚瓦了。
那些工匠們其實是第一次見到時知,他們之前都沒與時知打過照面,這次過來時知也特意囑咐了白雀不用專門介紹她的身份。
這些工匠只知道時知是白大人的主子,那必定是貴人,他們忐忑的行禮后就被吩咐接著施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