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在大良朝堂呼風喚雨了二十年的女人有很多擁護者,同時也有很多敵人,但無論是她的擁護者還是她的敵人都沒想到她竟然這么快就去世了。
長安城一直都有傳言說惠嘉長公主遇刺后身體不好,公主府一直閉門謝客似乎也證實了這個消息。
新帝登基長公主放權,甚至還把自己在朝堂的力量漸漸移交,很多人都覺得長公主應該快不行了。
可長公主似乎知道很多人在等她死,等著她死的人等來等去長公主依舊關著門養病,大家漸漸又覺得她一時半會兒死不了了。
如今真的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不禁有些恍惚了,這是真的嗎
這個大良最有權勢的人真的死了嗎
時知聽到這個消息后出了半天神,許久后她才用幾乎聽不到的聲音嘆息道“還是死了嗎”
時知如今對惠嘉長公主的觀感非常復雜,她們甚至都沒有見過面,可惠嘉長公主是個完全讓人無法忽略的女人。
她們的立場曾經對立過,時知到現在也不能說自己喜歡這個野心勃勃的女人,畢竟任何人都不會喜歡拿自己當物件兒棋子的人,可也談不上憎恨,時知承認自己只是無法忽略惠嘉的存在。
無論是提前預知劇情時做的反抗,還是在順利脫身后對朝局的關注,這個人一直都是時知不停的去觀察研究的人。
在知道長公主遇刺沒有死時,時知還以為惠嘉長公主也許逃過一劫不會這么早死了,可她還是死了嗎
長安城
長公主的葬禮異常隆重,除了不用全國守孝,這規格和國喪也沒什么區別了,很多權貴與世家都準備了路儀,就連崔氏大祖房也讓人在長安準備了一份表示敬意。
但再隆重于名分上也只是公主,喪事可以超規格但并不需要大家守喪,各家大族派人代表去參加葬禮順道祭奠就可以。
熙興帝給長公主死后定下的謚號是“襄成昭”,全稱“鎮國襄成昭惠嘉大長公主”,對比先帝那個“惠”字可謂是美謚集一身。
公主長子賜封候爵世襲五代遞減,次子賜封伯爵世襲五代遞減。
長公主的封邑原本是要收回的,但皇帝下了恩旨,惠嘉長公主的封地和食邑由長子一脈承襲三代,這是歷代公主都沒有過的恩賜和殊榮。
惠嘉長公主的擁護者們玄著的心暫時放下了,熙興帝看樣子并沒有卸磨殺驢的打算。
熙興帝的確沒有這個打算,不管長公主因為什么選他當皇帝,在他登基后長公主的確一心一意輔佐過他,還把手里大部分勢力也交給了他,這份恩情他得記。
更何況在冀州之亂后,他才真正明白為了大良的天下,他這個小姑姑能做到怎么樣的犧牲和謀算,她為此付出過的除了他也許以后都不會有人知道了。
這天下的擔子太重,如今壓在他一個人身上了,熙興帝覺得有些喘不過來氣,惠嘉長公主臨死的那些話讓他覺得這個皇位隨時能壓死他,可他沒有退路了。
輟朝七日已經要結束了,明天的朝堂依舊還會爭斗不斷,活著的人仍舊要粉墨登場。
回憶碎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