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知離開熹榮堂往回走的路上,看著這王氏宅院繁花美景再提不起半點興致,她突然感覺心累的很,這高門大戶的錦繡富貴背后似乎哪里都藏著令人顫栗的血雨腥風。
如今王氏一半勢力都在江南,所以當她知道世家打算聯手向崔氏大祖房發難時,就估摸著這里面肯定有王氏的手筆,畢竟這翻車在北方的作用可沒有南方那么大。
清河是北方的地理環境算是少見的多水系,可就像晉州、冀州、燕州這些地方能用到的不足三成田地。
從王九娘的突然發難開始就是一個信號,小盧氏大概也是知道些內情所以才不讓她多問,但時知分析了一下后感覺這應該不是王釗的意思,這種手段太粗淺不是他那個級別的人會看得上的。
崔教授回信中除了提醒她王氏內部不消停外,還特意幫她問了阮媽媽,大家族內宅的事原來的崔家主并不關心,所以阮媽媽知道的更多。
當時知知道了王氏與金楊許氏一些“陳年舊事”時,很多沒想到的關竅一下子就通了,但時知那會兒并沒有看清楚全局,她以為王九娘這事兒大概是有人看出來了王氏與崔氏存在的矛盾點,想趁機渾水摸魚玩“螳螂捕蟬”那一套。
時知沒心思跟那些人玩游戲,她對于王氏內宅的風波沒半點興趣,所以只是單純派人借送櫻桃的事敲打了王氏族人一次。
可冰行這件事卻讓她突然明白,自己犯了一個錯誤,她以為這只是王氏內部“矛盾”引發出的事端,終究是她太小瞧江南這塊地兒了
他們比她想的更沒有下限且更“靈活”,世家與豪族的矛盾歸根結底還是“利益”,當利益有分歧時自然敵對,可當利益一致時他們一起“合作”似乎也不是難事。
但這種“合作”顯然是短暫又脆弱的,所以時知并沒有多擔心,在她選擇把設計圖優先賣給豪族時,所有合作一瞬間就土崩瓦解了。
時知擔心的是王釗,江南她是外來客又住在王家,王釗要是真打算做些什么,她還真沒把握全身而退。
崔氏內部不太平,王氏如今分南北大概也不是什么消停地方,時知對于王氏家族的矛盾無意摻合太多,所以決定“直取”。
化被動為主動,將王釗拉到她的船上,崔氏和王氏又不是真有不可調和的矛盾,雖然時知膩歪王家的做法,可她如今身在局中的人又哪里能隨性而為。
只不過翻車這事兒最后不但順利解決,崔氏和王釗還達成了“聯盟”,王家家主怕是要頭疼死了。
傳言幾十年前曾有高人給王氏卜過一卦,王氏在南方當興,所以當時王氏家主也就是王釗的祖父才讓族人逐漸南遷。
這是王氏對外的說法,但知道小說背景的時知猜測王氏的那位家主肯定是位極具戰略眼光的人,他顯然是看出大良已成頹勢,而晉州自古和冀州一樣都不是太平的地方所以才做出這個決策。
王氏已分南北,可這不像是崔氏六房那樣“樹大分枝”自然而然分的,它是強行分裂的,“催熟”的果子總會有些問題。
太原宗家對南方族人的控制一日不如一日,這才把王釗派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