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盧氏不理解許姨娘那是因為她們兩個從小接受的教育就不是一個層面的,世家和世家也是不一樣的,許氏當初沒落的比她想象得還要慘,要不然許氏家主的填房怎么會是那么個人
許姨娘就從來沒有接受過任何世家女必備課程的培養,她從小看的都是自己父親妻妾爭斗,眼中的利益格局也只在女人內宅的“勝利”上,哪怕到了王家她經歷的也不過是王釗內宅里帶給她的喜怒哀樂。
畢竟七娘有如今的婚事不也是因為她是嫡長女而且還有個趙氏這樣的外家,可冀州之亂趙氏已然式微,金楊許氏這些年卻蒸蒸日上,那她的十一娘憑什么就要差幾等
王釗從來就沒想過他這個平日里乖巧聰慧的女兒竟然有這么大的氣性兒,明知道自己姨娘犯蠢,卻還是跟著摻合,她受王氏教導多年難道不明白她姨娘惦記的事根本不可能實現
她這是在故意報復他這個“狠心”的父親而已
他王釗的女兒給崔氏使絆子,這會讓他和崔氏產生裂痕,進而與小盧氏產生裂痕,但卻不會便宜了許姨娘,十一娘不會連這點都看不清,可她還是做了,所以家學去挑撥王九娘她做的一點也沒遮攔。
十一娘跪著沉默不語,她心里有太多恨和不甘,從小她一直被生母不斷在耳邊提醒自己差一點就不是庶女了,但當時家里所有人并沒有差別對待她和姐姐,后來來了江南姨娘沒跟過來,她只覺得耳邊終于清靜了。
十一娘一直都沒覺得自己比姐姐差在哪里了,甚至因為她讀書更好,父親有時會更偏心一些她,可當父親給她和姐姐的定婚事時,她終于明白“嫡庶”二字有多么大的差距。
七娘要嫁的人是和王氏比肩的柳氏嫡子,而她只能嫁二流世家的旁支,她不明白就算是庶女她也是王氏的庶女哪里就要低嫁成這樣了
但她很快就想明白了,她外祖家出了個文壇大賢,在江南文人里多受推崇,父親讓她低嫁到云家不過是為了維持在江南文人里的支持。
父親嘴里說的好聽,一切不過是為了利益而已
“父親自然不會偏心,想來要是七姐姐和我對換一下身份,結果也是一樣的。”她父親偏心的不是七娘,是看中“嫡女”的身份而已,一個庶女犧牲就犧牲了。
王釗聽到女兒這話,一時間竟氣笑了“那你說說,到如今看來我為什么不該看中嫡女你和七娘從小同樣教導,可你們倆做的事卻有天壤之別,莫非當真是嫡庶血脈的優劣”
這話說的太過誅心,十一娘和許姨娘聽了后臉上再無一絲血色,王釗這是說她們天生血脈低賤
十一娘從小就和姐姐一起被當做嫡女教養,可終究是“當做”并不是真的嫡女,她生母的身份注定她不可能嫁給一流世家的嫡子。
一流世家的女兒不愁嫁,可真要找個知根知底又有出息的其實也要看運氣,王釗自認還是個靠譜的父親,世家婚姻雖然會考慮利益關系,但他從沒想過犧牲女兒的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