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莊園的牧場因著擴大規模,所以搬遷出了原來的地方,時知最近在挑選適合當騎兵的兵勇護院,她的小馬駒們已經陸陸續續出生了,養個兩年就可以訓練,時知打算選一千人練習騎術和馬上格殺,用大良本地的馬先訓練,以后巴哈馬長大了剛好能把適合當騎兵的人也挑出來。
挑出的人送去了牧場,未來一段時間他們會成為崔氏牧場的“護衛”,過兩年他們當中最適合當騎兵的人會獲得一匹巴哈馬繼續訓練。
時知把人安頓好后又回到了莊園,前兩年蒲尊山的煤礦開采成規模后,時知就在莊園圍了個院子,崔氏技藝最精湛的鐵匠吃住就在這里,她讓人開始用煤炭冶鐵,
如今鐵礦雖然可以私營,但沒處鐵礦都要登記在冊且開采量有嚴格限制,朝廷會派人在鐵礦盯著,而且經營鐵礦還有很重的賦稅。
崔氏名下的鐵礦一直也沒大規模開采,主要是這會兒冶鐵技術就跟不上,哪怕時知讓人用煤炭冶鐵,也告訴他們冷鍛的原理,可理論和實踐隔著幾個世紀呢,時知在這塊兒完完全全門外漢
這注定是一個漫長又痛苦的過程,兩年下來打出的鐵是比原先堅韌了許多,可離時知期望的差太遠了,崔氏的工匠其實并不擅長鍛造兵器,這會兒也只不過是被趕鴨子上架。
除非能遇到個冶器大家,否則很難再有更好的進展,最后沒辦法今年時知只好用她現有的一些化學和物理知識,指導工匠們冶鐵提純,然而這也很難。
首先就火候問題就總控制不好,一不小心在淬火時就出現裂痕,時知第一次明白隔行如隔山這句話的重量,這和制作翻車完全不是一回事,就連她的工匠們其實也是跨專業了。
她把幾百年后的技藝原理告訴他們,這中間是無數代匠人們總結的經驗和技術,時知沒辦法把這些也教給他們。
如果連一把刀都做不好,那其余的更不用想了,時知這時候已然明白冶鐵煉器這件事是個漫長的鉆研工作,要速成幾乎是不可能了。
在想明白這件事后,時知立刻改變了策略,她一邊讓匠人們繼續研究尋找突破口,一邊讓人在大良境內探訪有沒有什么人擅長冶鐵煉器,但想來很難這樣的人大多在官府名下給軍隊打兵器呢。
鐵的堅韌度不能達到預期,但武器的殺傷力也不只是材質,還有設計,時知把諸葛連弩拆了把原理吃透后,她決定改造的射程還有準頭。
這個她可以親自上手,在這方面她比冶鐵有天賦,前兩年設計翻車時她的物理力學又重新撿起來深造了一回。
白雀對改造很感興趣,他雖然不明白女郎寫寫畫畫的那些符號,但他有大量“使用”經驗啊,很多操作問題時知想不到的他和手下的人都能。
為了增加準頭和射程,時知把十連發改成了,畢竟有材料和工藝限制,要想達到預想的殺傷力那就要有所舍棄,主要也是時知她也不是專業兵工人士,但就是這樣改出的就已經讓白雀等人驚嘆了。
時知的箭術已經小有所成,但她沒實戰經驗,這會兒拿著改動的射練習感覺沒一會兒整個手臂就麻了,反作用力太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