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知和崔教授收到這個調查和處理結果時,一時間沉默了,這就是所謂“人類的參差”吧
他們祖孫在清河經營將近十年,這才敢說把清河打造得如鐵桶一般,在整個桐州也算是可以如魚得水。
可是如果大祖房出了紕漏能讓桐州防御使和刺史府替自己背書嗎那恐怕還不太能
崔教授第一次感覺到了孫女說的“主角光環”“大祖房可以說是勢弱,畢竟咱們經營的太晚,可就是王氏、盧氏這樣的家族也做不到讓晉州和燕州上下只有一個聲音。”
他知道荀氏一定不簡單,可到底還是低估對方了,這樣的控制力和處事能力就算是惠嘉長公和榮安太后再世也不一定是對手。
時知看過原著自然知道原著男主家的不簡單,荀家子弟這兩代中人才輩出,把整個云州控制在手心對他們來說不是難事。
可讓時知郁悶的是,小祖房這次竟然就偃旗息鼓了,任由熙興帝相信了這個結果,果然是他們崔家祖墳青煙冒到頭了吧
長安
朝野內外一直在爭論云州的處置問題,法和情到底看哪個吵得沸反盈天,崔椿要郁悶出內傷來了,荀氏在這次風波里幾乎透明了,一個做了“二道販子”小家族似乎無人在意。
甚至因為荀氏用錢財替“主犯”贖罪,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家族有些太能鉆研可惜不走正道兒,難堪大任
崔椿心想他要不是查出荀氏在云州已經一手遮天他也信了,可是荀氏的事他沒有證據,熙興帝因為蘭佑暴斃的事對世家極度不滿,他這會兒攀咬荀家除了多個荀家這樣的敵人別的作用也起不了。
明眼人都知道兩個小皇子和蘭佑的死都有他崔氏的手筆,可誰能相信主意是荀氏子給他出的他也不能把真相說出去
崔椿當時寫過幾封信給西南那邊兒,這些信是他的心腹送去的,可這會兒崔椿不確定那幾封信會不會已經到了荀氏手里。
這一回他沒拿到荀氏的把柄,荀氏卻很有可能拿到了他的把柄。
所以還是得盡快把皇長子扶上去,只有這樣小祖房才能少了掣肘,做事也不用這么瞻前顧后
想到過了年的冊封大典,崔椿心里一陣火熱,太子冊封前一切都得太平著來,萬萬不能再出什么紕漏
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