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經過慕容舒的討價還價,時知松口由三車漲到五車,同時還外加附贈從鄭氏那里繳獲得兩萬兵器裝備。
那些東西崔氏臨時也沒那么多人用,送給他時知也不心疼,鄭氏的兵器對邊境軍算好東西,對清河來說就是用來訓練新兵的。
這一場大戰下來,時知更加明白單兵素質和將領培養的重要性,所以她在慕容舒笑瞇了眼時開口提出了自己的請求。
她想送一批學軍事的學員還有崔氏子弟去邊關歷練三年,學習領兵打仗的本事。
“我們那里每天都是刀尖舔血的苦日子,你們家那些嬌生慣養的小郎君能受得了”慕容舒可不想要一群少爺兵去添亂。
時知冷酷的道“崔氏不會要求他們全部都能活著回來,既然要去戰場謀個安身立命的本事,不豁出性命怎么可能成才”
慕容舒嘖了一聲,這崔家女郎的確是個干大事的心性“好,只要他們敢來,那我慕容氏必定把他們當成自家子侄一般傾囊相授。”
時知聽了這話起身鄭重行了一禮“有勞慕容將軍費心。”
慕容舒笑著道“先別忙著謝,只怕到時候都哭爹喊娘要回家。”
慕容氏的子弟是整個嘉州邊境軍訓練最苦的,想在邊境活著不流汗那就只能流血。
時知很淡定道“只要不死在訓練場上就行,至于上了戰場,那得靠他們自己的本事活著,凡是送去的,我都會和他們講好,事過無悔”
“好,大妹子這痛快勁兒對咱脾氣,你放心到時候肯定給你訓練成才。”慕容舒一副“包在我身上”的模樣。
旁邊的親兵不由替即將到來的崔氏子弟灑一把同情淚,希望他們都能活著挺到上戰場,閻王眼皮底下走三巡啊。
送走慕容氏大軍后,時知也要啟程回清河,離開這半年清河也是一堆事兒,崔教授已經來好幾封信催她回家了。
時知回程時除了死士還帶了幾千親兵護衛,沒辦法現在想要她命的恐怕不止一個鄭氏,此刻冀州大捷沒有一個野心家會小看清河,他們同樣也明白崔家的灶女已經有能力和他們一較長短。
途中時知收到江南的感謝信,那些王氏族人已經安全到達淮郡,王氏的謝禮不日也將送達清河。
“老狐貍”時知看著便宜后爹的信,心里真覺得這人只怕是成了精。
王氏的人都到江南多久了,這感謝信才送到,想來王釗這段時間也在觀望冀州的局勢,太原和鄭氏撕破臉元氣大傷,若是崔氏不能保住冀州和桐州,他這一脈也要想辦法找個靠山才能在江南立足。
時知估計江南的日子也不怎么好過,如今各方勢力戰事都吃緊,江南這塊兒無主之地就成了所有人壓榨的肥肉,王氏家業再大只怕也要承受不住。
“過幾日王氏要來送謝禮,估計想跟咱們開口雷火的事,回清河后我就住到莊園去,王氏的人我一概不見。”時知吩咐給周圍的人,她才不會搭理王氏這茬兒呢,王釗想要的她也不可能給,亂世求存怎么可能不付出足夠的誠意和代價。
回到清河后崔教授圍著孫女都不想錯眼,冀州那邊兒的兇險即使時知不說他也能猜到,這幾個月他是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著,連種地的心思都沒了,每天就蹲在鑄器坊跟百湖大眼瞪小眼。
百湖整個人都郁悶了,心想這老家伙是真不怕死,不知道他以前是個專砍世家的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