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盧氏聽了這話也樂了,的確是這樣“對了,你伯父讓我給他帶話,問你之前的事你有什么打算。”
時知這次來淮郡王釗就知道她是來拿利息的,當初答應的條件要兌現了。
時知的條件其實很簡單,江南北部五十萬畝上等良田外加二十五萬貫現錢。
如今江南的行情,最上等的田地折算成銀錢不過才二十五萬貫,加上現錢一共是五十萬貫,這對于之前淮郡給各方勢力的“上供”的數目,真不算獅子大開口。
這些東西看著不少,但淮郡的大戶一分攤都不到傷筋動骨的地步,王釗甚至聽到價碼后松了口氣,這比他預估的底價還少了很多。
淮郡之前因為吃了海運的紅利,所有人都知道江南最豪富的人家大半都在這里,所以被壓榨得實在不輕,如今崔氏只啃一次就放過他們,所有人二話沒有就把契約簽了。
時知吃完大戶也不小氣,她表示之后江南恢復海運,船舶司依舊落在淮郡,當然這次要換崔氏主事兒,但肉湯還是會給淮郡的大戶第一口喝。
想來只要崔氏一直維持住如今的勢力,那么淮郡乃至江南沒幾年也就可以恢復元氣的。
王釗代表淮郡的大族跟時知簽訂得契約,除非崔氏以后臉面不要,直接動手硬搶,這契書都是好使的,這也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好處,換個人來王釗大概也不敢答應。
淮郡這件事一出,江南北部其他地方也就聽到消息了,很多小世家和豪族同樣被啃怕了,所以就找上各種門路想跟時知搭上話。
這幾年實在是折騰怕了啊,崔氏如今看著勢大,江南肯定要在他家手底下過好久,萬一他家又想擴充版圖,湊軍費最好的對象就是他們,出一次血就能得安生他們也想要啊
可這些小家族他們現銀真是沒多少了,亂世求存、年年“上供”,最近大家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但聽說崔氏不嫌棄農田變現慢,算盤珠子立刻算起來,地這他們多得是啊,如今地賣不上價兒,給崔氏一部分換安生日子不虧
崔氏幾乎沒操什么心就收到了整個江南北部各家族陸陸續續送來的“孝敬”,等時知坐船啟程回清河時已經有五百多萬畝上等水田到“土地農業司”登記過。
“江南豪富,果然名不虛傳啊。”阿行在整理檔案時都忍不住抽冷氣,這才是真正的“大戶”啊。
時知看著冊子笑道“這才哪到哪,大良吏治昏聵的那些年,整個江南就單單隱匿的良田再翻幾倍都是有的。”
這個世界幅員廣闊更勝她曾經的世界,土地只會更多,大良亡國前天下一半良田都在世家豪族手中,雖然說戰亂造成一部分地變成無主的,可到底大頭還在那些人手里,她不趁這會兒薅羊毛以后可就不好薅了。
其實燕州盧氏的土地產權大部分都在時知手里,但她并未急著登記,否則動作太大,容易被人看出門道,這次江南收獲頗豐,等她想辦法再收割一波,就一起登記。
江南這次做了好表率,似乎怎么也得輪到冀州和桐州出回血,這些年她可一直沒對那些家族下過手,吃得都是自己老本兒,如今靠著她過上太平日子,那勢必要出點力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