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智月報的出現可謂是響在文壇上空的一聲驚雷,它和曾經的官方邸報有很大不同。
以往邸報只是刊印天下最大的時事消息,因為印刷成本和交通問題,它只流通于官府的公職人員當中,是為了府衙辦公使用,普通讀書人和平民百姓并無獲得來源。
啟智月報卻不同,它雖然也是當權者負責印刷,可它不僅刊登時事,同時它還允許民眾“參與”,刊登民眾點評文章這是亙古未有只是。最重要的是它首次流通于下層階級,只要你花錢就可以買道,甚至不花錢也能蹭旁人買來的看一看。
如今在江南、桐州等地的茶館、戲樓甚至還有專門給讀報的地方,原因無他,這報紙的民生與雜談板塊刊登的都是民間真實發的趣事和連載話本,哪怕不是讀書人也喜歡聽這些故事,而它的科普專欄則是說一些生活中用得到淺顯常識性知識。
這個年代娛樂活動匱乏,很多人不識字可他們仍舊有娛樂的渴望,所以聽別人講解這報紙發行上面的趣聞雜談就成了很多人閑暇娛樂。
報紙刊登的時事和民間趣事能被大家討論許久,沒到幾期大家就已經養成半月更新“聽故事”的癮頭了。
報紙刊登的信息除了文人點評,其余文章都是從家主府收集信息中篩選出來再讓專人撰寫成文發表,報館運行一切事物暫時都由學員負責,只不過最后審稿內容是崔教授把關。
自從說要退居二線,崔教授突然閑下來還覺得不得勁兒,所以半月審核一次報紙內容就成了他的新工作。
這活兒崔教授干的很輕松,他以前看學生論文可比這個有難度,一份兒報紙才多少內容。
因為第一份月報的受歡迎程度超出崔氏書局的預估,因為他們負責印刷,所以后面南北分局都是安排上萬份起印,書局賬房算著銷量,心里覺得這買賣長久做下去,大概還是能把他們主子前期的成本投入賺回來的。
報紙的事順利進行后,時知成了它的忠實“讀者”,不說別的有些文人點評還挺能給她新思路,看看也不錯。
“女郎,荀氏那邊出事了。”白雀接到線報看到內容后立刻就過來稟報了,這事兒有些大。
時知接過消息信件看了一眼,心里一緊“荀延長子夭折了”
原著里他可是成為開國太子后順利接了班兒的
哪怕因為有她這個蝴蝶入局如今原劇情已經面目全非,可也不至于人都徹底沒了吧
這可是荀延的嫡長子
男女主的主角光環呢都快八歲的孩子這已經快立住,怎么就夭折了
時知腦海中瞬間閃過很多,她想到多年前那個笑靨如花、活潑開朗的小女郎,心里唏噓不已。
“盯著荀氏的動向,這件事肯定不簡單。”時知總覺得這件事還有大雷沒爆。
云州
因著宗孫突然去世,這些日子荀氏府邸一直都是低壓氛圍,下人們都戰戰兢兢就怕一個不小心觸怒了主子們。
荀延滿臉疲憊的從軍營回來,但他走到內院時卻猶豫再三還是沒進趙五娘的院子。
此刻他不知道怎么面對妻子,這一切的苦果是他親手種下,因果皆是他,所有語言都是那么蒼白無力。
“柳氏身邊的人吐口了嗎”荀延回到書房低聲問著心腹。
“手段都用上后,能交代的都吐出來了,只不過這件事似乎他們沒有知道很多。”他猜測動手的大概也不是柳夫人身邊的人
荀延閉了閉眼,他其實很清楚長子的事絕對和柳氏一族脫不開干系,可柳氏所出的次子目前是他唯一的繼承人,一切都得有確鑿證據,他才能考慮后面的事。
“繼續審,柳家那里也繼續查。”他是需要柳家給他聯絡世家支持,可卻不能容忍他們對自己的兒子出手。
趙五娘此刻靠在床邊出神,她這些日子一直都覺得自己身處夢中,她的阿皓不過就是去騎了一次馬,怎么就摔到后再也醒不過來了
明明出門前還跟個小大人一樣訓斥妹妹是個愛哭鬼,甚至還一板一眼“教育”她說“慈母多敗兒”,讓她別太慣著女兒。
“阿娘”軟糯的聲音響起,睡得迷迷糊糊的女娃娃爬了起來。
趙五娘把睡迷糊的女兒抱在懷里拍了拍,兒子下葬后她就不能忍受女兒離開自己半步,就怕再一個錯眼女兒也不見了。
當初荀延另娶,她被軟禁,肚子里的次子也沒保住,原本她以為自己這輩子只會阿皓了,可人終究還是得往前看。
為了兒子也為了自己,她與丈夫還是“和好”了,后來女兒皎皎的出生慢慢緩和了他們脆弱的夫妻關系,她以為都在變好,荀延也承諾過不會有人越過他們母子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