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知努力平復自己心中的火氣,她深呼一口氣“現在不是追責的時候,你現在馬上讓青狐帶人去把西北的暗探線查清楚,看看是出了叛徒還是咱們的消息線被人截住。”
雪域國、巴哈、酉里、舍貢這幾個宿敵仿佛是商量好的一般,前后腳夾攻邊防線時機掌握的分毫不差,這會是巧合嗎
“鄭濂這個混蛋”
所有的關節都對上,時知總算是明白鄭濂敢恃無恐的全力攻打蜀州,他的倚仗是什么了。
從荀氏長子出事到雪域國突然大舉進攻,然后巴哈、酉里、舍貢依次進攻北部防線,這一樁樁事串聯起來,時知心里有了一個可怕的猜測
時知原本以為鄭濂的局是趁荀延不在,鼓動柳氏去給荀氏后方添火,讓荀氏自亂陣腳,然后趁機奪下荀氏的西南部分地區。
可如今想來,或許從柳氏一族對荀延的長子下手開始,棋局就已經開始了。
原本雪州邊境的襲擾并不嚴重,荀延是為了平衡局勢才離開云州,可他一到雪州后雪域國卻一反常態大舉進攻,荀延這才調動兵馬跟雪域交戰。
因果關系一開始就錯了,不是因為雪域國進犯雪州鄭氏才有機會攻打蜀州,而是鄭氏早就計劃攻打蜀州,所以雪域國才敢在荀延去雪州后全力進攻
如果云州動亂沒有快速平息,荀延就沒有穩定的后方支持,與雪域國的對戰很有可能拉長得更久,而等鄭氏順利拿下蜀州和允州,再和雪域國內外夾擊,荀延的大軍幾乎就是死路一條。
到時候西南與東南盡歸鄭氏,而雪域國其實不用付出太大代價就能拿到他們垂涎已久的雪州。
當然也有可能鄭濂的計劃里,雪域國只不過是炮火,荀延的戰斗力他很清楚,雪域國卻不一定十分清楚,仗打到最后很有可能就是雙方同歸于盡,鄭氏在后面漁翁得利。
這件事里唯一的變數就是趙五娘,她在荀氏出現內亂時迅速壓住了局勢,暫時穩定了后方,讓荀氏目前還沒有陷入絕境,可她到底沒有正式掌權也不會帶兵,一旦蜀州不保荀氏部下能不能再聽她的都兩說。
所以云州之后還亂不亂,單看蜀州和允州能不能保住,以鄭濂的能力,若是荀氏駐軍一直沒有強大的支援,那他拿下這兩州不過是遲早的事。
趙五娘沒有能力去帶兵對抗鄭濂,她只能盡力壓服住局勢,最樂觀的局面就是拖到荀延能脫身回來,依現在的戰局來看其實很懸。
鄭濂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大后方崔氏這個宿敵,他很清楚一旦他對荀氏動手,崔氏不是跟他一起對荀氏趁火打劫就是對他下手。
這兩種情況他大概都預算過,那么這種時候什么事才能拖住崔氏呢
依樣畫葫蘆,北邊的邊防就是突破口,只要北方邊防線出了問題,崔氏就會立馬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