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陽大捷,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自從靖州告急的消息出來,半個月來人心惶惶,如今大家懸著的心也總算是放下一些。
啟智月報新一期報刊大篇幅報道了幾方邊軍聯合抗敵,為靖州百姓撤離贏得了寶貴時間,同時也敘述了卞陽保衛戰的慘烈情況,三萬六千多邊軍不到十日就只剩四千殘兵。
尤其是從青云關退下來的六千林家軍,在最后清點人數時只剩不到五百人,唯一的好消息是林家軍主帥還留下一點血脈,他一雙年幼未能上戰場的孫兒,被部下拼死護送出了靖州,如今已經被崔氏家主府妥善照顧。
文章最后記敘了巴哈、酉里鐵騎在崔氏大軍與邊軍合力反攻下,終于呈潰敗之勢暫時向北撤離,如今崔氏大軍正在靖州全力圍剿敵軍。
崔氏大軍此戰取勝的過程并沒有被詳細介紹,這是時知的意思,因為她不想讓大家真覺得戰爭取勝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更不想讓大家覺得守衛邊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同時這一期報紙也發了一份同盟書,崔氏與荀氏宣布結成同盟、互不侵犯、共抗外敵,在北境面臨外敵時,西境雪域國也在進犯雪州,荀家此刻正在雪州全力抗擊外敵
此文一出天下間叫好一片,眾人都覺得能停止內斗聯手抗敵都能稱得上一句“深明大義”
一江南學子看完文章后氣憤的道“鄭氏號稱世家楷模,他家就是這樣做楷模的看荀氏去抗外敵就趁火打劫這與無恥小人有何區別”
“大家不覺得奇怪嗎荀氏剛去雪州抗敵,鄭氏就對蜀州宣戰,崔氏眼看要拿下晉州,卻發現北境動亂嚴重,最后為了救援靖州不得不放棄攻打鄭氏。”
把所有事情串到一起頓時感覺有些毛骨悚然。
“你是說”大家一下子被這個想法驚呆了,鄭氏他怎么敢
“諸位是否還記得上一期報紙的文中有那么一段,崔氏攻打晉州時關于北境的消息皆被截留,這才使崔女郎沒有第一時間得到靖州戰報,她得知靖州戰事時情況已非常嚴重,這也是崔氏最后不得不放棄晉州的緣由。”
“這沒有證據不好亂猜啊”
做這種叛國背祖之事可是要被天誅地滅的
“不管邊境之事與他家有沒有關系,反正此刻他鄭氏不顧大義,扯抗擊外敵同胞的后腿就是無恥”
“諸位可莫要忘了,雪域國在西境可不止與雪州接壤,它與甘州可也連著呢然而為何只有荀氏在抗敵”
無數關于鄭氏的猜測不斷在傳播,靈猴確認輿情已經在擴散后,他放心的離開江南去往下一個地區,女郎安排的事他自然要做好,就算不為女郎只為那些無辜喪命的邊軍和百姓他也想扯出披著人皮的惡鬼
靖州
卞陽城此刻已經成為廢墟,時知和慕容舒在安排好安葬犧牲的將士后就繼續帶兵北上驅敵。
打這種小股規模的殲滅戰爭,時知與她的火炮就不太好使了,崔氏大軍也沒有和巴哈、酉里等軍隊作戰的經驗,所以這一次慕容舒做主指揮制定尋找任務,時知做輔助根據慕容舒的作戰計劃調派崔氏部將與人馬去驅敵。
自從卞陽一戰,巴哈與酉里那些幸存的部隊都嚇破了膽很多人不用追擊就已經慌不擇路往老家逃命,所以崔氏大軍第一次圍剿外敵還算順利。
一路走走停停殺敵,等他們重新達到青云關已經是十幾日之后,青云關破城之時的殘血已經干透,城墻上經歷過大火的燃燒已經焦黑。
林家軍的最后一點人看著這副景象都忍不住跪在地上嚎啕大哭,他們大多數其實都不是在青云關駐守,除了護送林氏遺孤的那幾個人是從青云關逃出來,其余林家軍都在靖州各個駐守的,聽到青云關破城才陸續撤到卞陽守衛最后一道防線。
“林氏一族被掩埋在哪里了”時知紅著眼眶問道,這些日子她一直都不敢問,無數的內疚讓她不敢問。
時知總覺得靖州的禍事她也有責任,如果不是她太相信原劇情的設定,認為鄭濂就算再怎么樣也不會勾結外敵,否則她一定會警覺,她應該警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