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無語的眾人,時知笑笑道“我這不是給你們放松一下嘛,到了今日我突然明白自己也是很怕死的。”
怕死的崔時知臨走前又調動了兩千弩兵和一千火銃手上船隨行,等到南岸停靠時,他們全都跟著時知下船進了漢云城。
對于崔氏跟著這么多護衛荀氏也沒任何疑問,對方敢來就是好膽氣了,帶個幾千人很正常。
荀延與荀氏文武大臣按照禮儀在正門前迎接崔氏一行人。
見到時知后,兩人互相見禮后,荀延朗聲笑道“雖與女郎神交已久,卻一直遺憾你我二人一直未曾謀面,今日得見女郎風采,荀某終了一樁憾事。”
時知客氣道“荀郎君客氣,若說風采,您身邊的女君才是令人見之無憾。”
看著荀延身后的趙五娘時知心中感嘆,當年的小美人終究成了大美人,這么一堆人站在一起竟然全成了美人兒的背景板。
雙方首腦會面,第一句話就夸人家媳婦兒,這事兒也就時知能干出來,但因為同為女子,說這話也不會顯得輕佻,反而一下子讓雙方的氣氛沒那么嚴肅壓抑。
“崔姐姐還是一如往昔的風趣。”趙五娘含笑道。
荀延似才想起來一般道“我倒忘了,內子與女郎也算是故交,那今日見面更是一大喜事。”
時知笑容燦爛看向趙五娘感嘆道“江南一別,不想再見面是在這千里之外的平州。”
“可見我與姐姐有緣。”
被迎進別院后再次互相見禮后,崔氏一行人立即就感受到了荀氏的熱情,拘謹而又互相警惕的眾人,看著荀氏家住如此“平易近人”頗有些訝異。
而時知卻似乎接受良好,她今日極其配合著荀延的熱絡,另有趙五娘在一旁加熱氣氛,席間雙方不但沒有劍拔弩張反而頗有些“談笑風生”的意趣。
崔氏眾人心里很是糾結,這與大家預估的不一樣啊,他們都做好在這場“鴻門宴”中跟荀氏打架罵街的準備了
而荀氏這邊看著笑得跟朵花似的荀延同樣也有些懷疑人生,這還是他們平時嚴肅內斂的家主
荀延此刻言笑晏晏,內心里其實并不如他表現得那么輕松,他們打一照面起這崔氏女的笑容就頗有些意味深長,雙方交談時看似配合他熱絡氣氛,可席間多是在追憶往昔,至于和談問題卻一句有用的話都沒說,仿佛崔時知這次過來只是來認認門、敘敘舊一般。
這情況和他預期的頗有些出入,舉辦這場宴會其實頗有些“自作主張”,崔氏能答應來心里必定是帶著火氣,他都想過怎么安撫崔氏的情緒。
可今日不知為何,崔時知的態度完全看不出勉強,哪怕是她城府深沉、喜怒不形于色那也不應當配合到這種程度。
雖然這與他計劃的事并無大礙,可終究有些反常。
莫非她是看出什么了荀延心里隱隱有些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