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
工程流波渠已完成35;
略過所有有關河渠情況的奏報,溫晏然真正想知道的是,周邊道路的修整情況。
也許是因為工程量比較小,又或許是被算作了流波渠工程的附帶內容,系統并未將道路修整詳情告知玩家,溫晏然只能詢問工部官員,并派市監中的內官前往查驗。
厲帝一朝,民生廢弛,一些道路也因此年久失修,直到溫晏然登基以后,因為流波渠的修建需要從各地調運物資,靠近建州的主要馳道才因此順便被修繕了一番,以便提升運輸速度,除此之外,溫晏然還調整了一下大周的驛站設置,她早先只是在近京的亭驛中備下快馬,方便往來通訊,之前巡幸武安的時候,把這種飛馬穿書的模式拓展到了丹州,因為收效顯著,所以早在返駕之前,就開始在東,南,北三條線上繼續改造,南邊開拓得最遠,不止青徐之地,連沖長慶邑都一樣設了飛馬,而那里所使用的馬匹還是懷仁將軍蕭西馳率慶邑部,借著天子圣壽的名義送上的禮物。
北地的情況不如南地,不過起碼一直到溫鴻所在的武徵郡附近,亭驛都按照溫晏然的希望被改造了一遍,至于東邊那塊地方,快馬只能鋪到前營附近,至于再后面一些的區域中,亭驛內正常的吏員多有空缺,連舊日秩序都難以維系,根本無力另外飼養馬匹。
對此,溫晏然因為明白東部的情況,所以并未發明旨問責,但地方上卻反而寫了奏折送來,說是年景不好,希望皇帝能暫停驛站改建等事,免得繼續增加當地財政負擔,并免掉他們這一年的稅賦。
有了之前南地兩郡雪災的故事,這一回盧沅光沒有輕下決斷,而是細細查驗,才將結論奉上。
與此同時,溫晏然也在翻看東邊送上來的奏折以及市監傳來的情報。
現在的情報人員并沒有后世那么專業,而且很多時候并非是那些探子不夠忠心,實在是他們本身的能力不足,難以準確的消息。
奏折上說,因為今年年景不好,雨水不足,東部許多地方都出現了流民,官府已經組織民兵,一面以武力鎮壓,一面用食物誘惑他們投降。
從遞上奏折的郡縣看,此次災情的波及面比南地雪災那會更廣。
大臣們也明白,東地豪強林列,鄔堡遍地,黔首的日子自然過的艱辛,他們如今愿意恩威并施收拾局面,已經算是盡忠職守了。
一位大臣出列,道“既然如此,陛下可傳旨當地主官,撫恤生民,莫使民心不安。”
溫晏然微微點頭,看起來沒什么異議,等散朝后,才向身邊人道“阿儀,把任卿他們替朕喊來。”
池儀奉命而去或許是因為天子自己還是少年人,日常更喜歡與年輕的大臣私下相談。
被召入西雍宮的人包括任飛鴻,高長漸,杜道思等年少的臣子,因為資歷太淺的緣故,其中并非人人都有進入朝會的資格,溫晏然召人過來后,先讓張絡把早上的事情重新講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