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師兄。”
入夜時分,田東陽的另一位名叫孫天極從外間匆匆走來,先行了半禮,然后才有些激動地回稟道:“之前師兄吩咐的事情已經辦妥,弟細細尋找,總算找到一個面目與泉陵侯有些相似之人。”
典無惡聞言,面上倒是添了些真心實意的喜色,開口夸贊了師弟幾句他們現在固然有兵有糧,卻也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缺乏大義名分。
大周立國三百多年,根基深厚,無法輕易撼動,若是昔日沒被拆穿的田東陽,或許還能以玄陽上師的名義舉事,然而他此刻已然身死,剩下那些弟子沒一個有足夠統領全局的名望,典無惡等人商議了一番,最終決定打著泉陵侯溫謹明的旗號起事。
泉陵侯本人確實早已在北苑自刎,不過作為田東陽的徒弟,他們明顯從老師那里學到了不少無中生有的手段,決定對外宣稱泉陵侯當日其實在甲士的護衛下成功逃脫,被建平發現的那具尸體只是她身邊的小吏而已,至于泉陵侯本人也并非叛臣,而是厲帝指定的繼承人,當日皇九女溫晏然之所以能繼位,都是因為溫驚梅袁言時等人欺上瞞下,偽造詔書。
在典無惡等人的計劃里,他們先設計把朝廷的精兵騙進包圍圈中,讓建平兵力吃緊,然后攜戰勝之威,再將泉陵侯的旗號打出,必想來然能給溫晏然造成極大的麻煩。
末了,典無惡又笑道:“其實那泉陵侯長得像不像溫謹明,也礙不著什么,難道那昏君還能親自過來看不成”
孫天極也笑:“這也說不定,等師兄攻破建平城,豈不正好能讓昏君見一見咱們手上的泉陵侯”
建平。
天子傳下令來,召內廷待詔應經冬面圣。
應氏是東部大族,族中俊才年紀到了后,自然會被送到京中待上一段時間,或外任,或留用,這也是中樞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
應經冬接到旨意后,整理了下冠帶,跟著內官往西雍宮走,在宮門前,正好看見一群少府那邊的內侍正抬著個半人高的大水缸往宮里走。
他聽過些風聲,說是少府那邊如今正在琢磨該如何燒陶瓷。
水缸里裝著新的魚溫晏然早在穿越前,就是個十分擅長養魚的人:每天喂一次食,隔兩天換一次水,再隔兩天換一回魚。
連魚帶缸集體換過四回后,內官終于發現了先帝比新帝強的地方厲帝當年也在園林里養過不少動物,而且都養得不錯,當然這可能是對方沒有親自照顧的原因
應經冬被內侍帶到側殿外,殿內天子正在跟十一殿下跟十三殿下說話。
“食物自然是定量而喂,比如現在缸中的魚少,魚食便不該喂得太多。”
溫緣生看了看皇帝姐姐,欲言又止,左右侍從都提醒過她,平時若有機會面圣,千萬莫要與天子對著干,便把想說的話咽了回去如果她沒弄錯的話,今天被換下去的那缸魚,暴斃的緣故據說正是攝食過量
見到應經冬過來,溫晏然便讓宮人把小朋友們帶走,只留對方在此。
宮中的供暖總是比外頭更早一些,西雍宮又是天子日常起居之地,自然溫暖如春,然而立身于此的應經冬卻感到一種莫名的冷意。
他行禮后,被天子賜了座,邊上的內官用則木盤奉上一封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