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燃燒物質的選取。
她目前有兩個可行的方案,一個是去臺州那邊找天然氣,臺州存在火井,當地土人從中取出氣體來熬鹽,溫晏然記得,天然氣燃燒溫度能超過兩千攝氏度,只是臺州距離建平太遠,不方便管控,縱然煉出了玻璃,往來運輸也過于麻煩,目前只是被她當做實在不行再去考慮的第二選擇。
其次就是通過煤雕找到的那些煤礦。
煤炭本身的燃燒溫度就遠高于木炭,爐子的保溫性好一些的話,達到1500°也是可能的,而且她還可以通過干餾的方式,把煤炭制作成焦炭焦炭的燃燒溫度能達到三千攝氏度。
所謂干餾,就是將燃料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加熱,可惜她現在沒有焦化爐,只能選擇粗制把煤炭點燃,然后埋進土里,成品就是焦炭。
除此之外,她還能借助溶劑降低硅石的熔點。
堿是良好的玻璃溶劑,自然界中存在純堿,主要分布在于各種鹽水湖那邊,身為皇帝,溫晏然自然有條件前去尋找,不過相對來說,還是草木灰更加容易入手這玩意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
碳酸鉀,生石灰,以及硅石,就是制造玻璃的主要材料。
方案敲定后,剩下的就是不斷嘗試,憑溫晏然的知識儲備,還能幫助下屬們少走點歪路,比如建議他們在動手的時候把草木灰多泡兩天,讓堿性物質充分溶解到水里。
除了玻璃之外,她還需要得到橡膠。
溫晏然為此特意前往桂宮走了一趟,最終空手而歸先帝喜歡寶石,也喜歡花木,在位期間,不僅移植了各地特有的樹木,對于很多不適合移栽到中原的植物,也都做了詳細統計,這也讓查過記錄的溫晏然得以迅速確定,橡膠樹確實不存在于自己所統治的土地上。
不過這也有著替代方案。
溫晏然仔細回想,她記得杜仲樹跟橡膠草也可以用作橡膠的制取。
橡膠草長得很像蒲公英,主要遍布在西北那塊地方,正好賀停云等人要跟西域做生意,可以順帶幫著找一點材料。
溫晏然的行動力一向不弱,當即寫信送往臺州,還下了明旨,要求賀停云等人接下來不惜財力,大量購取此類植物。
花錢多加上讓臣子為自己辦私事這兩點,怎么看都是標準的昏君作風,溫晏然對自己的做法頗為滿意。
西夷之戰平定后,朝廷把驛馬制度也一路設到了臺州腹地,哪怕近來時氣不大好,西地多雨,從瑤宮這邊送信過去,到賀停云陸良承等人收到信件,也只需要二十日左右。
賀停云所擅事務主要集中在律法上頭,天子信中內容涉及商貿,便邀了崔新靜一道,去找陸良承依照周律,地方主官無故不得離開轄區,因為陸良承乃是縣令,官位在眾人里面最低,若要當面商議,只能去他的地盤聚首。
官衙內。
陸良承等人安靜思考,依天子的行事風格看,大肆收購“形如蒲公草的藥草”一事必然有所考量,只是他們為人愚鈍,不能立刻明晰上意。
崔新靜道“下官其實有些想法,只不曉得是對是錯。”
賀停云立刻道“愿聞其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