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大臣風聞天子重啟煉丹之事,心中固然有些疑慮,然而溫晏然登基以來,行事往往出人意表,昔日與她作對的泉陵侯等人,早都紛紛兵敗身死,又慮及臺州刺史等人的態度,便暫且按住不言,準備觀望些時日再說。
天子倒也并沒有讓大臣們失望,去景苑與方士們消磨了數日時光后,等陶駕那邊交過兵權,返回京師后,又下旨額外任命他為兵部尚書,自己則返回瑤宮,等著接見對方。
西夷之戰后,陶氏一族已經算是炙手可熱,等東部戰事平定后,更是舉足輕重,然而越是如此,陶駕反倒愈發低調謹慎起來。
今日在景苑那邊上朝之后,皇帝果然下旨表彰了陶駕的功勞,末了又留他在瑤宮中用膳。
夏日午時,最是炎熱,羹湯一類熱氣熏人的菜肴數量減少,替代出現的是一些醬肉,焯了水后拿蒜泥拌過的涼菜等食物,宮人擔心膳食的氣味重,特地備了茇葀,也就是薄荷,還有雞舌香之類的香草,讓人含在口中。
瑤宮本來就比城內涼爽,加上殿內各處都放了冰,溫度尚且能夠忍耐,君臣二人用完飯后,溫晏然笑道“將軍老當益壯。”
在這個時候,一個人食量大小,也是健康與否的重要判定標準。
陶駕拱手“微臣數月不見天顏,今日蒙陛下召見,自然神清氣爽。”
溫晏然微笑“老將軍以后為兵部尚書,可在皇城中久居了。”
皇城是包括宮廷在內的一片建筑群,陶駕此前被閑置多年,身上只有品階極低的虛置,難以常常過來。
陶駕推辭“臣已然老朽”
溫晏然笑“朝中能臣雖多,但若非卿家,還有誰能擔兵部一職”
在陶駕聽來,天子的話里除了贊許外,還隱隱有問詢之意,似乎是想征詢他的意見,看看下一任兵部尚書定誰為好。
陶駕的第一想法自然是出身建州宋氏的宋南樓,此人無論是個人能力還是家族聲望都無可挑剔,只是宋家已經如此勢大,要是更進一步,反而容易惹皇帝猜忌,接著又想推薦師諸和,對方能力既強,又同樣出身士族,而且族中除了他本人外,都汲汲無名,然而在東地平叛之戰中,師諸和算是陶駕的副將,兩方關聯太深,同樣按下不說。慶邑蕭西馳深具名臣良將的風范,可惜是異族出身,南地溫循同樣不錯,又是近支宗室。
陶駕心中思緒雖多,卻沒耽誤回話“自然是鐘將軍。”
鐘知微此人乃是天子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素來簡在帝心,前途遠大,若是皇帝有意委以重任,他不妨做個順水人情。
天子聞言,面上笑意果然更深了三分,頷首道“鐘將軍自然出色,只是她再厲害,一個人也不能身兼數職,京師這邊還得有勞老將軍替朕操心。”
陶駕聞言,猜測皇帝是要自己暫時占住位置,等年輕一代攢攢資歷,再慢慢提拔,當下向前行禮“陛下委以重任,臣豈敢不盡心竭力。”
溫晏然頷首,又問陶駕東地戰后局勢。
陶駕回稟“大戰后難免有大疫,幸而宋將軍等人戰后及時填埋尸首,又將居民遷走,總有疫病,應當也不至于過分,只是這兩年間的流匪難免會多一些,須得仔細提防。”
溫晏然知道陶駕說得沒錯,本來她想從戰爭沙盤界面看看東地的兵力情況,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