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涅宮的官吏過了一刻后,才前來拜見皇帝。
不是他有意怠慢,只是按照溫晏然本人的要求,不管是煉丹還是煉焦炭,都得穿上一身特制的“丹服”,而面見天子時,總得保證衣冠端正。
涅宮的管事名叫管境,乃是之前池儀跟張絡兩人挑出的內官,他為人雖不算多聰明,卻勝在做事仔細。
“這一爐焦炭跟玻璃都已煉成,請陛下鑒賞。”
在管境身后,兩名宮人分別托著一個木盤,左邊放的是焦炭,右邊放的是玻璃。
溫晏然先看焦炭,正常來說,焦炭的表面應該帶有一點銀灰色,如今粗制的這些,品質頗為一般,也讓她明白了,所謂的“五彩斑斕的黑”,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是一種寫實性的描述。
不過只要這些焦炭足以融化二氧化硅,那純度如何也無關緊要。
任飛鴻則第一時間被玻璃所吸引。
她是云氏出身,絕對算得上見多識廣,而然還是第一次見到,品質如此澄澈的水晶。
那些水鏡被制作成了大小不一的瓶子的模樣,看起來豪奢無比。
方才那位內官稱這些器物為“玻璃”。
任飛鴻只知道“琉璃”,可面前的玻璃與琉璃基本沒什么相似之處。
溫晏然注視著這次煉出來的玻璃制品,神色微微不虞。
受到時代條件的限制,眼前這些玻璃瓶的制作水平非常一般,一堆器具里,能用的不到一半,從涅宮建造到現在,溫晏然也才剛剛集齊了一套試管、燒杯、圓底燒瓶、導管、玻璃管、玻璃片而已。
其實大周早就有了制作玻璃的匠人,然而這里制造的是鉛鋇玻璃,優點是熔點低,缺陷是質地脆弱,成品對溫度敏感,不適合作為實驗器具使用,而且看上去比起后世的玻璃,更像是一種類似于玉的材料。
溫晏然的判斷沒錯,古代的匠人也將那種不透明的玻璃稱作“藥玉”跟“藥琉璃”,其中“藥”是形容煉制方式,“玉”則是對外觀的描述。
作為穿越者,溫晏然當然采用草木灰作為二氧化硅的熔劑。
可惜即使她掌握了更加科學的配方,剛煉出來的玻璃依舊顏色渾濁,溫晏然經過思考,先安排人員負責清晰砂礫,再令專人篩選,盡可能減少其中雜質的存在,成品的透明度確實有所提高,但還不能滿足她的要求,然后又讓人更換草木灰的種類,最后發現,木材燒制的灰燼在效果上要更勝一籌。
少府中都是大周第一流的匠人,在溫晏然的親自把控下,他們前后嘗試了兩個多月,才做出了透明度足夠,而且質地堅固的玻璃。
溫晏然注意到任飛鴻的視線,笑“今次所煉藥餌與外間不同,自然該以水晶杯盛。”
天子讓人把她需要的“煉丹器具”帶上,然后策馬返回丹宮。
任飛鴻逐漸意識到,跟把所有工作交給方士的先帝不同,當今天子居然是打算親自煉丹的。
丹宮。
一位身形瘦高的方士走過來,向著溫晏然深施一禮“陛下。”
她名叫鄭善藴,在北地一帶頗有名氣,若非玄陽子的存在感過高,說不定也能混個神仙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