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景璋留意到對手一副欣喜若狂的模樣,微微冷笑,同樣提刀應戰,她是北地豪強大族出身,只是家族在站隊的時候,選擇了中樞這一邊,所以才在此處。
人們總是很難齊心合力,有站在宋南樓對立面的,也有選擇投靠的,薛氏如此恭敬識趣,他自然有所回應,很快便上表朝廷,提拔薛景璋做了將官。
安邑城前的兩人用的都是長刀,須臾間戰成了一團,刀光霍霍,數十招過去后,旁人只見薛景璋忽然調轉馬頭,在馬背上伏下身子,往安邑城的方向跑去,烏流部勇士大喜過望,當即驅馬追趕,然而趕到半路,薛景璋忽然勒馬回首,兵刃隨身轉動,向后重重甩出一刀。
這一刀上蘊含的力量異常巨大,只見刀刃凌空飛過,橫切過烏流部勇士的腹部,帶起一蓬鮮血。
對手身上固然穿了從大周官府倉庫中得到的鐵甲,然而薛景璋手中的長刀乃是百煉精鋼所制,在這個年代,屬于神兵利器級別的寶物。
薛景璋見對方重傷,當下更不遲疑,揮刀砍下烏流部勇士的頭顱,并將之拎在手上,高高舉起,向著烏流部人哈哈大笑了兩聲,然后才騎馬回城。
這種行為叫做斗將,而斗將失敗一方的氣勢會受到極大的打壓,烏流部將領雖然在心中暗罵周人狡詐、不講武德,也從方才交手的情景中明白了薛景璋本事厲害,不是那些能夠被輕易擊敗的酒囊飯袋。
回到城內的薛景璋站在城墻上頭,看到對面的軍隊一陣騷動,最后居然出現了潰逃的征兆。
薛景璋微微冷笑“烏流部總算反應過來了,就算將軍不在,帶著這么些人手就敢過來攻城,也是不知死活,真不曉得他們是如何過來的前營。”命令兵卒在城墻上往下射箭,等烏流部倉促后撤后,又主動帶兵出城追殺。
一邊是退,一邊是攻,薛景璋雖然不算大周第一等的勇武之將,然而性喜身先士卒,烏流部中又缺乏杰出的指揮型人才,今日過來前營攻擾的三千精壯,竟被她一戰而滅。
薛景璋早在遭遇攻擊的第一時間,就把消息報往后頭的前營當中。
安邑城離前營非常近,書信很快就傳至一個外貌俊秀,舉止間帶著幾分閑雅氣質的年輕人手中,他立在主營當中,仔細看著桌案上的輿圖。
此人正是傳言中還在上任途中的師諸和。
師諸和當日與宋南樓商量好,自己先輕裝趕赴前營,低調完成交接工作,然后宋南樓再大張旗鼓地離開,讓別人覺得前營處在沒有主將指揮的狀態中。
為了騙過北地心懷二意之人的耳目,宋南樓的走乃是真走。
果不其然,前營主將一旦離職,北地人心立刻浮動起來,連烏流那樣的邊地部族,居然都有膽子帶兵過來攻打前營。
師諸和微微嘆息“如今烏流部都現了行蹤,可閻氏那邊依舊不曾有消息傳來。”又令人給建平傳訊,報告如今的情況。
他心中有些猜度,只是一貫謹慎,不曾把話說出口。
“告誡軍中將領,近來務必仔細布防,不許閑人出入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