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樓少年時以任俠自喜,及從軍,漸淳和。”
后周書宋南樓列傳
宋南樓若是知道寫列傳的人把自己描述成什么樣的話,大約會很有些不可思議。
他對那句“以任俠自喜”沒太多反對意見,但從軍之后的描述有話要說縱然年紀漸長,他也實在沒醇和到哪里去。
宋南樓近來聽到些風聲,天下承平日久,地方上又有人開始不大安分,他便給友人寫信,提醒對方多加注意。半月之后,就收到了回信,師諸和感謝宋南樓的掛念,順便又提了一句,自己上回進京述職的時候,風聞朝中有人彈劾宋氏,不過圣上明燭高照,做臣子的只要盡忠職守,就不必太過憂心。
師諸和說的沒錯。
大周最風雨飄搖那幾年,天子都沒有表現出對武將的猜忌之意,反而不斷放權,體現出了力挽狂瀾的明君氣魄,如今她威望一日高過一日,莫說外面這些將領,便是溫氏列祖列宗復生,也無法動搖當今皇帝的威權。
作為外放的武將,宋南樓與師諸和一樣,都要定時回京述職,輪到他的時候,天子特地下了恩旨,令宋南樓返京后,不用立刻面圣,可以先回家中休息兩天。
宋氏這邊覺得,天子此舉固然是在體貼臣子多年未與家人見面,同時也有她現在私跑出宮,沒有在家待著的緣故在。
宋南樓常年在外,今次與親人相見,自有一番熱絡之處。
宋文述笑“已在外頭待了那么久,都不曾穩重一些,還跟當日在家中一樣。”又提點他,“之后陛下召你覲見時,千萬要收斂性子。”
宋南樓覺得叔父不夠信任自己“我都當了那么久的一營主將了,必定不會惹得陛下責罰。”
宋文述瞪了眼侄兒“我是擔心你惹得陛下不悅”隨即嘆道,“陛下如此勤勞,咱們作為臣子,縱不能為君上解憂,也不能為陛下額外增添煩惱。”
“”
他在叔父眼里跟當日在家時一樣,叔父在他眼里,也跟當日在家時一樣。
宋南樓回來兩日后,才有內官過來召他入宮。
天子登基日久,行事愈發從容,沒讓宋將軍在殿中面圣,而是直接把人召至苑中陪同騎射。
秋風颯爽,皇帝一身玄衣馳行于前,然后直接馬背上拉開長弓射箭,雖然沒中靶心,幸而偏得也不太遠。
溫晏然似乎嘆了口氣,回過頭看著身后的青年將軍“宋卿見笑了。”
宋南樓“陛下勤于政務,如今能有這樣的準頭,可見是下了苦功。”
溫晏然從截圖中看到過,宋南樓年輕時就甚是任性,在某些支線中雖然會出仕為官,但桀驁不馴的性情卻始終沒有明顯改變,日常懟天懟地懟皇帝,在幾張溫見恭登基后的劇情截圖里,甚至屢次當面嘲諷對方。
溫見恭大怒之下,把宋文述喊過來問責,這位世族出身的老臣只是冷冰冰地回復道自家侄兒天性如此,實在難當大任,若是皇帝看不慣,就免了宋南樓的官,讓他在外面當一個自由自在的名士就好。
如果說評論區是依照上述那些劇情給宋南樓做出了“溫柔隨和”的總結,那也難怪她一直有所誤解,實在是沒料到對方人設還會因為情景而產生偏移